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续雨桐
[导读]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续雨桐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高新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学科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所学内容以及掌握的相关技能,用化学的语言解释自然或生活当中的某些现象,从而透过化学课程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认识现实生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逐渐向好发展,但是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给教学工作的深入推进带来了一定阻碍。接下来,本文将立足于对当今化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对化学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不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关系,更是人类探究物质,认识物质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日渐如初,特别是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在此阶段,化学课程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种种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深入推进,使得化学教学陷入了“唯分数论”的泥潭当中,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僵化,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鉴于此,教师应当对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当今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学会基本的化学技能,以此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之外,更要帮助学生发展化学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情况当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等因素的多方面影响,教师往往更加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刷题”,是学生囫囵吞枣的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只能“照葫芦画瓢”的模仿教师,虽然学生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卷面成绩,但是这却与化学课程的特点相违背,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被很好的培养,也就导致学生不能用化学的语言对化学现象进行描述,不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二)忽视生活实践经验
        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化学教材的编排也经过了科学、合理的编排和取舍,利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引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整合教学资源,寻找到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索,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但是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部分学校可能会有实验场地、器材上的缺乏,教师便在课堂上用“说实验”的方式取代“做实验”,使学生不能直观的观察实验过程,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学习条件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更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密切相关。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兴趣的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第一节化学课上,教师就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新鲜感。此时,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尽量帮助学生找到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平衡点,同时适当的降低难度,让学生在新鲜感的驱动下进行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情境:一名囚犯想要给监狱外的同伙送信,利用碘这种物质达成了目标。这种神奇的故事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迫切的知道其中的奥秘。随后,引出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化学之中存在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课堂当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去提升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心中的新鲜感。
        (二)利用多种平台,拓展学习渠道
        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说,需要教师对传统课堂进行颠覆式的改革,才能适应当今的时代。在传统教学模式与手段的课堂之下,教师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影响,能够有效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除了教材与教辅书之外,教师几乎都是凭借自己经年累月的教学经验与理解,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准差异,导致教学质量差异的出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这些限制,提升个人教学水准,拔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便于学生理解的内容,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平台,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家长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学生化学能力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勇于探索和实践,并将他人成功经验灵活的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福平.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J].新课程研究,2019(19).
        [2]卢敏.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情境化教学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