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300
摘要:在党的领导下,现在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各种娱乐项目的层出不穷更是大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然而就有许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心思不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者,尤其是在学生初中的时期,学生会比较敏感,教师更要实时关注学生的状态,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越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成果呢,课堂提问就会成为教师的首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专注度得到的集中,学习的成果也会随之而升。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历史;适当提升压力;提高趣味程度;锻炼学生自主思考
课堂中的提问可以使教师在和学生互动的同时,能够检查一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要促进和带领学生提高深入思考的能力,这是一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良好的教学方式一定是给予学生独自思考的机会,教师对于提出的问题要有质量,问出水平,而不是所谓的一种形式。
一、适当提升课堂压力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相对于其他的科目来讲会轻松一些,但是有一些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得不到很好的集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进行思考,适当的给予学生在课堂中的压力。常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的重点,明确学习的目标,也能够帮助学习集中课堂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这一篇章的学习时,要求学生要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代表人物以其著作,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基本的内容和意义。在教师讲授的时候,可以这样对学生提问:“在20世纪初期,北大的讲坛上出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一些大力宣传新文化的进步人士和一些封建主义精神的遗老发生了争执,他们互相抨击对方的观点,出现了严重的思想冲突,经过这一次新旧文化思想的交锋,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新思想,那么请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听一听学生的见解,要学生大胆发言,然后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就不会出现学生不知道学什么的现象了,教师讲授完要再问学生一遍这个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课堂压力,不会那么散漫了。
二、提高课堂趣味程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的趣味是比较缺少的,也是现在教师所想要改变的教学策略。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对于提出的问题不能一味的只追求乐趣而忽略课堂本身的意义,教学中的趣味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调剂品,不能使用过多,否则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自行组成小组来讨论,教师最后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指正并多多鼓励学生。
例如,在教授学生对于“鸦片战争”这一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课前提问一下学生,使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思考,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学生各自的看法,之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的答案,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要穿插着问题,使学生不断对于知识进行思考。教师问学生:“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了哪一些危害呢?”,教师可以使学生组成小组的方式来讨论,可以参照课本中的知识,看看哪一个小组回答的比较全面,教师要提出表扬,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教师在课堂中的表扬是很看重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这样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氛围逐渐浓重,课堂中的趣味性也有了,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
三、锻炼学生自主思考
在教师教授历史课堂的时候,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在不需要教师讲授的情况下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那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之而打基础,教师不要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只是听课,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起来更轻松,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最笨最吃力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一下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例对于他做出评价,由此一来可以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回复之前学过的内容,帮助一下学生复习。教师讲授‘黄海大战’的时候,可以提出学生日本发动的目的是什么,先不要讲授,使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在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过后得出来的结论会比教师教授的效果更加好,只有让学生不断思考,才能促使学生前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自主思考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广泛的推崇这一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从中受益。但是,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对于课堂中的提问环节的问题,应该在课下提前准备好,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对于提出的问题应该问出水平,而不是提一些没有营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红梅.联系“主导”和“主体”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2):19-20.
[2]杨天河.把握提问时机 提升思维水平——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7(07):36-37.
[3]刘希花.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花不须多——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