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早星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贵城县东小学
摘要: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体育学科的地位一直较低。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的学科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在小学中开展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问题与对策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缓解学生学习疲劳的状态,而且能够3.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具有多重的影响和意义。然而,当前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影响了体育效果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立足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1.能够提高学生体质
调查显示,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生的体质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得到相应地提升,相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驱使。我国青少年学生中,肥胖的学生越来越多,力量、速度和柔韧度等身体素质下降得尤为严重。体育,作为增强学生的体质的专门课程之一,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能够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塑造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
2.缓解学习疲劳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也蔓延到小学中去。小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教师和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近些年来考试竞争日益加剧,小学生的课业面临巨大的压力。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将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暂时解脱出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状态。
3.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了,每个家庭都生活在自己独立的楼房里,与邻居们交通的次数越来越少,这种人际交往上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小学生。直接表现就是,学生感到孤单,变得内向,不爱与人说话,同学之间不能进行合理交流,相处得也不融洽。体育教学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教学,而且团体性的活动较多,同学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也就教多。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对体育教学认识不足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完考纲规定的一些基本动作和基本知识后,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课堂上教师教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教师没有就内容进行深入的扩充,导致体育课堂成为了学生的游戏课,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体育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的印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功利主义的思想比较严重,虽然体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而且也采取了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加强体育教学,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例如通过增加体育教学的课时、增加体育的学分以及提高安全教育等。但是也会产生不利的作用,如学生为了学分,为了考试而勉强去学习体育,体现出学校体育教育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藩篱。
2.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有限,因此,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以基础内容为主。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异于其他课堂上的“满堂灌”,无法建立起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和目标,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未能就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够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致使学生丧失对体育的兴趣,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3.教学资源缺乏,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体质的重视,我国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但是在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体育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体育器材的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以致于很多体育器械快速老化,体育教师无法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训练,也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体育基础设施紧缺和设备陈旧,依然是制约一些地区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由于学校的办学经费紧张,投入到体育设施上的资金更是有限,因此学生可以做的体育活动非常有限,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可让学生进行足球、篮球和排球练习的相关场地和设施,这样不免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无法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三、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方法
1.转变体育教学思想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知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树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和任课教师都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学校可以整合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的认识,转变他们的错误观念。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体育知识竞赛的形式,强化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和家长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体育。
2.创新教学体系,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当前,很多小学体育课堂中也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上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好网络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充实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比较单一,以田径、篮球为主,学生失去了新鲜感,现在,体育课堂上运动的种类逐渐增多,这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受到了小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带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
3.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仅凭借教师简单的口头教学及肢体示范,其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体育教学设备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自力更生,不能光依赖政府的救济,也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金,拓展体育场地,购买体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充实活动器材。
总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体育学科的地位一直较低。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的学科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立足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赵卓好.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设计原则[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6):124+126.
[2]孙振天,吴国昆.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对邱伟民老师“前滚翻”体育课堂的评价[J].儿童发展研究,2017(04):29-32.
[3]孙振天,吴国昆.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对邱伟民老师“前滚翻”体育课堂的评价[J].儿童发展研究,2017(0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