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梁彤彤
[导读] 美术教学中,为拓展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梁彤彤
        聊城东昌中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美术教学中,为拓展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上还可以将其他学科的元素运用在美术课堂中,用其他学科的元素带动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绘画创造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开拓新知识。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手法来实现,当学生所掌握的创作方法逐渐熟练、丰富之后,学生便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并不断进行实践上的创新。美术学科其实与其他学科是互通的,美术创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中的特有元素,来为美术作品的增添魅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科中提取可以应用在美术创作上的元素,来引导学生的美术创作。
        一、教学方式融入生活情境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学方式中融入生活情境的方式为学生组织生活化的美术课堂。将生活中的情境运用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借助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作画,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
        如,在教授学生《画故事》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便通过将生活中的相关情境引入到课堂的方式,来让学生运用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进行创作。在课堂中,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一些视频,这些视频都是平时记录的学生在教室中的种种状态,有的学生在和同学一起研究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在邀请同学一起出去玩,有的同学正在帮助教师整理讲台上的物品。接着,我还为学生播放了一个人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的快速视频,学生能够在视频中看到这个人刷牙、吃早饭、去上学、回家做作业等所有过程。由此学生便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可以作为故事的内容画在画面中。于是我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学校和家里有发生过的故事,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情境出发进行构思。由此,我便借助学生对于生活中情境的回忆,让学生进行了绘画。有的学生在画面中画出自己与同学一起出去欣赏风景的画面,有的学生在画面中画出自己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包饺子的画面,有的学生画出在教室中向老师请教问题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内容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学生还将相应的故事内容写在画面的背后,作为解说。比如,画自己与同学出去欣赏风景的画面,其中的故事是:“6月18日,我和我的好朋友李琳一起相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徒步旅行,可是这个路程太漫长了,我们越走越累,水也喝光了,最后我们还是坐上了公交车,不过郊外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可见,教学方式上融入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将生活中的情境充分体现在画面中。
        二、积极表扬激发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先从积极表扬开始。对学生的创作作品或创作想法进行积极表扬,即对学生的肯定。学生获得教师的肯定,更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处于青春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所以教师更应当顺应学生的想法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表现出来。
        如,我在授课《用画笔触摸细节》一课的时候,便通过对学生的积极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并呈现出令人惊艳的效果。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先画出草稿,之后再进行创作。在浏览学生绘画过程时,一位学生画的草稿我有些费解,图上是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物体,从学生画的背景中,可以看出学生似乎在表现落叶,但是这个落叶作为画面的主体物却有些不当,显示不出画面的主题。不过我并未批评他,反而用鼓励的语气激励他:“你想用这篇树叶表现秋天的感觉吗?”学生看到听到我说出了他内心的想法,非常激动:“是的,老师。”“用一片叶子突出画面的主题这个想法非常好,如果将叶子扩大几倍,像是用放大镜放大一样,就更符合这个主题了。”我对学生补充说。

学生听到我积极的表扬与建议,马上将这片树叶的轮廓放大。为了突出秋季树叶的特点,还捡了许多类似形态的叶子进行写生,将叶片上已经干燥的叶脉也用铅笔细细描绘出来,并注意到了颜色深浅的变化,影子的刻画。由此突出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说,积极表扬的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有效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借助此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各类图形巧运用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类图形巧运用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对各种图形的组合与排列,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形运用的方法,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实验。由此,便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上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授学生《霓裳之舞》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各类图形巧运用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讲述各类图形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方法,并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我在授课时,将一些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角星形以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在现代教学设备上展示,并用手在教学设备上为学生利用这些不同的图形拼成了裙子、上衣、裤子等服装,学生见到这样的创作方式非常惊奇。并都想要自己动手进行尝试。于是我便让学生自己利用不同的图形尝试进行服装设计。有的学生利用三角形、四边形拼接成一件连衣裙,并运用不同的绿色对形成的服饰涂色,增加服装设计的色彩感,由此便形成了一件具有设计感的服装。还有学生在设计时运用不同长宽的长方形设计成了一件衬衫,运用黄色系的色彩进行涂色,也具有独特的风格。还有学生运用圆形进行设计,设计了一个圆形的蓬蓬裙,并在裙上用各种不同图形的图案进行点缀。从学生设计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类图形巧运用的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今后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此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数字元素融入美术课程
        除了语文学科中的诗词元素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数学学科中的数字元素融入美术课程中,让学生在美术创作时能够将数字结合在画面中,为学生的绘画作品增添一些新的创意。对于数字元素的融入,则需要选择一些手工课程,或装饰性绘画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有现代画的意味,才能使数字元素发挥其装饰作用,为学生的作品增添现代感。
        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灯饰设计与制作》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将0—9的数字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字作为灯饰设计的元素,设计灯饰造型。我在课堂教学中,便为学生展示出了这几个数字,同时也将各种数字的变形后的形态也为学生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在灯饰设计中的创意。学生在设计灯饰时,并充分运用了这一数字元素,有的学生以“0”这个数字为创作的元素,设计出一个椭圆形的环形灯饰。有的学生以“0-9”的数字为装饰,在一个圆形灯罩上,无规律地用黑色粗线写下这些数字,形成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台灯。还有的学生以“2”这个数字为元素,将其变形成一个小鸭子,设计成一个可以折叠的灯饰。从学生创作出的灯饰造型中,可以看出引入数字元素能够给学生带来许多创作的灵感,让学生的作品更具装饰感和现代感。因此,教师也可以将数字元素运用其他美术课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评价形式上融入生活感悟的方式为学生组织生活化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品之后,可以让大家共同对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融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感受,对于同学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实用性,分析同学的创作思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情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情境,激发创作上的想法与激情。由此,便能据此进行美术创作。不同的学生对于情境的理解不同,在美术创作上也会有不同的认识,面对同一情境,每位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也会有所不同。通过这一方式,便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成长。
        参考文献:
        [1]虞小新.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初中美术生活化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60.
        [2]戴锦贞.紧贴生活,让初中美术教学生动起来[J].文教资料,2017(06):107-108.
        [3]陈旭炎.“新颖”示范 培养美术创新能力[J].名师在线,2018(09):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