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高琪
[导读] 初中美术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思维多元化、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关键性推动作用

        高琪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初中美术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思维多元化、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关键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主要学科途径。为此,随着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随之有效教学也成为一线初中美术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所以本文将基于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题,有效根据自己多年执教的经验,谈论自己在美术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路与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价值。
        关键詞: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上,首先要立足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美术过程,这是美术有效教学实现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不断鉴赏不同的美术作品上,学生能够逐步发现美术作品其中蕴含的魅力和情感,真正唤醒自己内心对美术的热爱。最后,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进行改革优化,使学生在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基于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论自己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观察能力是现阶段学生认识、理解和创造的主要方式,也是发展初中生绘画技能的关键。观察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感情发现生活中事物的美丽,这是他们进行美术课程活动的基础。首先,教师要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兴趣和观察习惯,只有学生对这项活动保持充分的兴趣,学生才能可持续进行有效学习。其次,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在初中生的观察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观察方式,整体学习时就没有规律,那么课程知识也很难实现有效学习,所以教师可以用语言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有效地观察。例如,当教师对学生展开教学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全面观察。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公园观察事物,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学生,推动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如:观察过程中首先注意到什么?其次,又是什么?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客观世界观察与主观思维碰撞中,自然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为美术课程的有效教学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观察是学生在美术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通过观察实现学生自身美术素养的提高,因此,要使学生对现阶段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就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什么是美丽的,并且能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一定的筛选,从而为学生下一阶段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全面欣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从而促进学生对美术课程知识实现有效地吸收。例如,当教师对学生开展美术课程时,可以通过课程知识助力学生掌握科学的审美思维和相关技巧,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加透彻地观察不同的美术作品,或者生活中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其次,教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不仅要找到教学内容的图片,还要找到其他相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并且让学生观察两部作品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具有目的性,更加深层化发现不同美术作品蕴含的意义与魅力。
        三、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美术课程是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美术能力和素养的协调化发展。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课程实践也成为美术教师关注的问题。在传统初中美术实践课程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积极主动的实践,以及无法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作用,长久以往,自然使得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低迷,无法真正实现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实践。所以教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角度有效分析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特点,以此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喜好上,对教材内容和实践内容进行加工和重组,以此符合学生学习喜闻乐见的心理,这样才能最大化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实践性活动。例如,美术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摆脱现有教育方式的束缚,也要在学生学习兴趣上做好满足和唤醒,所以,在美术实践开展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开展,这样学生实践过程中不会孤军奋战,同时这样还容易产生良性化竞争氛围,使得全体学生实践过程更加具有自制力和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有毅力、有态度地完成美术实践活动,实现促进学生美术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思维多元化、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关键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主要学科途径。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以生为本角度上,探索与开发多元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化提升学生有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伊晗.提升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研[J].求知导刊,2017(30):135.
        [2]邹春旭.初中美术教学中手工课的应用发展与探索研究[J].中华少年,2018(26):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