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仙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倘塘镇第一中学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指出,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开发并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借助网络信息、书刊杂志、电视电影等多种资源来拓展英语学习的路径,进而不断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因而传统单一、固化的教育教学已很难符合时代的创新型发展及人才培育的需求。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教学案例
英语是学生初中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沟通交际、阅读理解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引导手段和组织策略,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广大的英语教师发现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教学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性图形思维工具,运用颜色、线条、图形、符号、文字等元素,将知识链条及内在关系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便于学生展开思考与探究活动。同时,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语言的学习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记忆力,打破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理解更有层次性和逻辑性。此外,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教学之中,还可以使学生在广泛的语言词汇中找到相连的关系点,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语言体系,从而实现其自我的发展目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加强单词之间联系
词汇教学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识记对学生来说较为困难,死记硬背式的单词记忆方式不仅枯燥无趣,也不利于学生对单词的长久掌握和记忆。如何增强词汇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并且凸显单词之间的联系以及词汇的整体性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单词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其他有共同特征的单词以语义场的形式存在的。为此,为了强化单词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识记,初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建立具有各自归属领域的单词体系,从而强化单词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词汇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具体相同词根的单词进行分类整理。以“ Is this your pensil?”一课中的teacher一词为例,它就是由teach加上词根-er构成的,表示与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同类的单词还有 worker, runner, singer, dancer,player等等,这些单词都是由V+er的形式构成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单词teacher,同时对同类单词有深入的认识,教师可以构建以-er词根为中心的导图,将具有相同特征的单词罗列出来,在单词的旁边标注上单词的构成和意义,使学生对这类单词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将不同单词通过某一连接点有效联系了起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词汇识记效果的提升。
又如,以“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介绍了一些表示和描述人的外貌特征的词汇,如eye, ear, nose, face, head, big, small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身体器官”为核心展开思维导图,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What body parts do we have in our body?等等,引导学生将这些表示器官的单词作为分支填充进导图中。为了提升导图的丰富性,教师还可在导图旁边贴上或是标注出与所表示器官有关的图画,将单词所表示的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此,便实现了单词的串联和衔接,增强了学生对单词关联性的认识,使学生识记起单词来更为轻松、便捷。
(二)辅助阅读教学,便于整体感知文章
阅读同样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从阅读在中考以及平时考试试卷中所占据的比例也不难看出其重要性。
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来,能够极大转变传统以单纯讲解语言知识造成的枯燥、无趣课堂教学局面,便于学生思维和整体认知结构的开发,将学生快速带入到文章特有的语境以及文章固有的框架中,从而将阅读教学从低效、无效的泥潭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能够以此为支撑高效地进行阅读训练。
例如,以“How?much?are?these?socks??”一单元的阅读内容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将文章中各个段落即介绍与之有关的内容作为分支填充进导图中。并在这些分支的下面再次设立分支,将与之相关的答案作为分支内容填充进去,将文章内容以清晰、有条理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此,便使学生的阅读思路变得更为清晰、明了,降低了陌生、复杂文章给学生带来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变得丰富而充实。
又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单元Section B部分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找出文章的中心词,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每段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我将关键问题的词标在思维导图上进行标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完善与补充,以此来指导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借助思维导图,打牢学生的语法运用基础
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复杂多变的语法知识常常让学生“犯了难”,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生降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对零散的语法知识建立系统性的认知架构,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可以高效、轻松的掌握语言的多种时态变化,打牢学生的语法基础。
例如,在普通名词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树状图供工具,将专有名词(China)、个体名词(table)、集体名词(class)、物质名词(water)、抽象名词(brave)等进行树状填充,使学生可以直观、清晰的了解该语法的内容并展开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实现其自我发展的目标。
(四)优化写作思路,提升整体布局能力
写作是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写作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词汇储备以及正确的语法知识外,基本的篇章构建能力也是学生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文章缺乏整体框架和清晰思路的话,写出的内容也会空洞、空白,缺乏条理性和整体性。而思维导图本身具有的图式结构特征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巧妙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将写作的主题、主要内容以及整体思路和框架以清晰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提升学生整体布局和构思文章的内容,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英语综合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例如,完成“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这课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My Favourite Sport为主题进行写作,同时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罗列出写作中所要呈现的内容。比如首先介绍了常见的运动种类有哪些,将play basketball, play soccer等表示运动的词组呈现出来。之后,再介绍自己喜爱的运动,引出My favourite sport is...这一句型,接下来再介绍运动对健康的意义和价值等等,使学生对写作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将写作思路以清晰、明了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提升了学生整体构思和布局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打牢学生的语法基础,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借助于思维导图的线形优势,让学生通过线条、图形、文字等元素,进一步掌握英语语言中的内在联系,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有计划、有目标的展开学习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4):234-234.
[2]胡美贞.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
[3]曾利群.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