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绮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2245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高效美术课堂的建设已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现有的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知识教学+模仿训练”,缺乏教学的乐趣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就很难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满足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创新美术课程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下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灌输、填鸭”等初级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相比,灵活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美术知识呈现为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有趣的动画、优美的声音,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艺术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实现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美术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有趣、生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此外,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和美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美术核心素质。
1.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教材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尽管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课的内容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涵盖了图片和插图等一些美术资源,但由于小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有限,很难满足学生学习艺术知识的多样化的需求。如果教师按照美术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将很难使学生有效、快速地理解美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整体效果。目前,一些小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密切相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也很难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此时,如果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收集丰富的美术教材,用学生感兴趣的信息知识补充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的弊端,并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学生将更加轻松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提高学习美术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信息艺术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尽量使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信息艺术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例如,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并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收集有关的美术知识。通过下载与小学美术教学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音乐等资源,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视听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网络美术课程资源,丰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营造舒缓放松的音乐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通过一系列的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扩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范围,从而增加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
2.活跃学生的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可以用于网络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生动有趣的信息。教师必须适当地组织和指导,以使学生迈向更高的层次的学习水平,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在线美术教学,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设计和制作生动的艺术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艺术信息并拓宽视野。这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从互联网检索艺术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传统美术教学通常以老师的教学为基础,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为学生独立学习创造了可能。
例如,在课程“ 移动想法”中,可以要求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创意作品,比如欣赏街道墙壁和地板上的创意绘画;然后邀请学生使用投影参加绘画创作,使用音频来添加设计创意。讨论之后,播放学生的设计意图的音频,使互动更加激烈和有趣。在评估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推荐一项最佳创意作品,该作品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并且老师和学生彼此互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展览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提高。这样,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大量信息连续输入到课堂教学中。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使用视频或在线教学平台进行授课可能会受到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以动态形式展示不同时期的所有作品,可以提高学生对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必要不断探索和改善美术教学环境,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同时,它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美术知识并将其以动态方式呈现出来后,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感官,使抽象的美术知识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加强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信息技术具有互动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在上课前设计各种互动图片,并将其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建模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并发展其抽象逻辑思维。使用多媒体演示:将完整的图像平均或自由地分割,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形状。向学生反复渗透“从整体中观察,然后分割并重新组合”的建模设计概念,然后使用白板笔让学生划出他们想要分割的线。教师也可以要求多个学生一个个地讨论分割技巧,这样,当学生拥有清晰的设计方法并同时具有自己的创造力时,他们可以展示许多独特的作品。
例如,在“人物联想”的相关教学中,有必要使用联想和类比的方法来转变观念。首先,从一首诗中猜出一个词,在屏幕上单击以显示诗句“山明水,干净的夜晚,霜冻,数棵树深红色和淡黄色”和秋日的风景,猜出单词“秋天” 。单击课件“秋天”,然后一一点击屏幕,秋天的景色将一一出现。这些场景就像一幅图片,逐渐向我们显示了“秋天”的美景(屏幕上显示了“秋天”一词)。通过简单的方式解释深刻的事物,将链接组合在一起,这不仅避免了引入单张图片作为欣赏,而且还渗透了中国文化的概念,它很好地呈现了课堂的气氛;然后单击课件“历史记录”来播放生动的动画:从远古时代到现在,青铜文字、印章文字、官方文字、常规文字、运行文字、草书文字和其他字体逐渐形成。字符已经从具体的图像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图像,并且在今天它们已经逐渐演变为我们的汉字,使学生认识到字符的不断变化。就像绘画一样,它简单、直观且充满乐趣,因此教师可以掌握游戏中单词的联想和更改的方法,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表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的改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大的学习工具。
总之,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理论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欣赏、表达、想象、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艺术既是造型艺术,也是视觉艺术。美术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超链接功能,音频、视频等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直接感知课堂内容,并更好地理解学习方法和步骤,这不仅打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李倩.游戏课堂——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堂趣味创作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134.
[2]刘长胜.小学国画教学实践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39-40.
[3]刘小莉.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