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思维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高艳
[导读] 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新闻传播学科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艳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59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新闻传播学科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知识接受、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与有效手段。囿于媒体意识形态的不断翻新与传媒业的整合重组,使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成为传媒行业中迫切需要的人才。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是新闻传播教育对传媒需求的积极反映。
        关键词:双创思维;实践;教学改革
        前言
        以创新创业思维指导下,确立实践教学改革按分层次、分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落实实践性教学的改革理念。将新闻传播学科业务教学与技能教学实验结合,通过整合式教学新模式,改变现有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深入实验教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新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把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融合,理论与实践整合,协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水平能力。实现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能力全面发展,由以往的“教学生内容”、“教学生学会”向“教学生会学”、“教学生爱学”转变。令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使他们能自我学习,在社会生活中自我选择,并最终实现自我创造。进一步成为“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传播类人才。
        1.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建立可靠的管理制度,能确保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实践教学的执行有章可循,为教学实践质量提升提供决策保障。从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实习大纲、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实践课程考核实施标准等方面加强各主要实践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为使实践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规范实践环节操作,还应配套各种功能表格,方便对学生实践、实习工作的管理与管控。如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意向调查表、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实习登记表、实习单位与联络人一览表、致实习生接受单位的函、专业实习介绍信、专业实习推荐表、实习学生自我介绍书、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专业实习鉴定表、实习安全承诺书等。
        2.梯形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2.1课程实践
        课程实验教学是在专业实验室开展的旨在促进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形式。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并存,将实验、实践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专业课程的教学将实践环节融入课堂教学,以便学生接触专业课程学习,就在动手能力上有所锻炼。如摄影摄像类课程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可以直接拟定进行采访拍摄的场景和拍摄内容,直接将摄影摄像技能用到特定场合。也可以配合其他课程内容,拟定项目进行实战操练。也可以将业界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再配合业界导师讲解,无疑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2.2假日实习
        假日实习是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进行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每逢双休日、“五一”、“十一”等假日以及寒假和暑假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实习和其它实践活动。利用假日,将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在这一实践环节中,院系应鼓励学生多参加假日实习、实践,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公司和工作平台,尤其鼓励学生参与业界公司的实体项目。在假日实习中,配备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学生假日实习加以指导与监督,确保学生假日实习的效果。
        2.3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总检阅,也是学生从业的试炼地。

专业实习能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内,近距离的接触到传媒行业,将全方位锻炼学生们的新闻传播实践操作技能,熟悉传媒工作内容,是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学生走上合格的新闻传播工作岗位前的一道必由之路。
        2.4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包括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作品创作两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其一种。无论是论文撰写还是作品创作,都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成果的综合考量。通过毕业设计考核,能有利于学生根据创作内容进行提升综合能力与新闻传播全面素质。可以考虑将毕业设计环节与实体项目相结合,与本地经济文化发展、传媒业发展有机结合,切实解决本地区、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增强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教育的实效性。
        3.整合资源,拓宽教学实践平台
        3.1升级校内实践平台
        校内教学实践平台是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学生在校内开展课程实践和实训教学的场所,是完成校内实践教学重要保障和必备基础条件。根据新闻传播专业建设需求,大多院校都已成立了包括平面媒体、电子媒体(音频、视频)等实验室在内的传媒实验中心。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校内教学实践平台应随之有所升级。在原有的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虚拟演播厅、VR实验室、沉浸式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新媒体、移动终端媒体等为一体的融合媒体实验实践平台。教学实践平台的升级,使学生能更快掌握传媒变化新内容,适应媒体变化新要求。
        建设升级校内教学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利用校园媒体资源,搭建校园媒体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在校内得到媒体实践锻炼,大大提高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技能,达到毕业后直接可以适应媒体工作,直接上手参与媒体传播活动。
        3.2拓展校外实践平台
        拓展校外实践平台方面,应考虑与地方各级传媒机构、网络媒体、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专业实习基地。注重实习基地质量,与合作单位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新闻传播学科校外实践平台。在校外实践平台实践过程中,形成以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 “双管”指导模式,要能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和实际的指导。
        3.3建立学生自主实践平台
        建立学生自主实践平台,实际上就是建立起学生实践教学自主管理服务中心。自主管理中心以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研究能力为目的,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让学生在参与管理、参与学习,参与研究中学会运用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发掘学生的各项潜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管理中心发掘有潜力的实体项目,由实践教学课程内容逐步向实战项目、实际产出方向奋斗,切实做到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课堂实践教学实践锻炼融入到实战实践能力锻炼的提升的层面。通过长时间经验累积和准备,实现对新闻传媒工作无缝对接,使学生掌控择业的话语主动权。
        结束语
        地方高校普遍服务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新闻传播学专业所在区域的传媒业发展即是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障。高起点、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将带动那些勤奋好学的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成长,快速培养出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强化学生在实践、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意识,缩短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上岗前的适应期,提高了学生在传媒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伴随着传媒形态的推陈出新与传媒产业的整合发展,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改革还需与时俱进,不断踏上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高有祥.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和传媒艺术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3),148-152.
        [2]田中阳.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新闻战线,2006.11,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