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
贵州省凤冈县石径中学 564200
【摘要】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程变得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更轻松、快速和准确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是有益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教学改革期间广泛推广案例学习方法的原因。道德和法律课程是教给学生道德和法治规则、塑造学生高尚品格的课程。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形成旨在让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案例来代表实际的实际情况。这塑造了学生的高尚思想本性,合理的法律观念,并成为未来该国熟练的开发商。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和法治;运用
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不仅需要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所以,传统的“讲解型”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案例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生活案例融入理论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案例研究方法可以可视化抽象理论知识,增加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更增学生的学习效果。
1.案例选择技巧
案例教学法的载体是案例,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现有教学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选择教学案例:(1)在学科课本中获取案例。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中插入了许多案例,以确保理论内容的清晰性,这些案例为教师讲授提供了更多便利。教师可以在实际课程中直接选用这些案例,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辅导;(2)现实生活当是案例的直接来源,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如果盲目地选择以成人为主人公的案例,将直接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贴中学生的生活、学习选择案例,以减小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3)从互联网上获取案例。互联网的发展使对大量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因此,教师不必局限于教科书和自己的经验,而可从更大的网络空间中进行案例选择,以满足各种各样的教学要求,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为进一步确保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还应遵循真实性、及时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2.案例教学在初中德育和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施案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案例设置疑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以礼待人”一节时,老师可引入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年轻人出游时不小心迷路了。在路上他遇到一个老人。年轻人说:“嘿,老头儿,这个地方离景区有多远?”老人看着他,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年轻人走了六、七公里,还没有发现景区。他停下来,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此之后,教师则可要求学生思考:“这个年轻人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们则互相讨论,在之后的回答,有些学生说:“这个年轻人知道他不应该那样对待老人。”还有的学生说:“年轻人明白他必须礼貌地对待别人,否则会自作自受。”学生回答后,老师也当称赞学生如:“大家说得都非常棒!”然后老师再追问:“那么年轻人该怎样对待老人才是正确的呢?”然后,老师则可引出本节的主要学习内容。如此,则可知: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设置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意愿和学习积极性,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补充案例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案例的引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当从浅到深逐步引入。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会更多地受限于知识教学的牵引,而使用独立案例来指导学生理解理论。根据新教学指南,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级别、逐步深入性,也逐层深入地引入案例,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理解权利义务”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可在课始引入这一案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与企业签订了试用合同,以协调薪酬和福利待遇。”此可让学生初步考虑协议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初步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其次,在课堂讨论中,再提出案例: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小明在读二年级时辍学了,父母送他去工厂工作,以增加家庭收入。对此,让学生对此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评论,以加深他们对权力义务的思考,即思考: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该如何应对的问题。最后,再提出案例:春节期间,有些人在家中进行娱乐,声音嘈杂,严重影响了邻居休息,在被举报时他却自信地说:“娱乐是公民的权利,没有人可以侵犯。”对此,则再让学生进行分析,以使其思考“真正的娱乐权是什么”的问题,并使学其逐渐认识到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3)深度诠释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初中道德和法治的大部分内容是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因此,学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同样教师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但通过实施案例研究法,可以直观、生动地表达抽象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除此,在研究案例时,学生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强对案例的深入理解,也即,不仅要获得重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学习案例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在讲授“诚实守信”一节课时,老师可借鉴历史上有关孔子学生曾子的故事: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了,想跟着妻子走。曾子的妻子说:“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以使儿子不要跟随。当妻子从街上回来时,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他的妻子立即制止他说:“我跟他说笑的,你怎么真杀猪啊”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说话算话,孩子才可以听话。最后,曾子真的杀了猪。此后,教师请学生思考“案件中体现了哪些知识要点?”这一问题。在学生和老师共同了解了诚实和守信的重要知识,并明确了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是公民个人行为的标准后,老师则当追问:“你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应该从曾子那里学习什么品质?”这将促使学生进一步解析案例,来学习曾子的诚实守信,从而在其内心树立诚信感。
(4)案例探讨以加深案例教学影响
学生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老师提出的案例进行讨论,讨论小组一般为4-6人。每组的学生通过讨论记录讨论的主题、思想及问题或困难。之后,学生和老师总结每组的讨论成果,并专注于在教师引导下对各小组无法解决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法不可违”一课的教学中,引入了“张小鹏的经历”案例:由于父亲的溺爱,大二学生张小鹏结识了许多不好的朋友,时常去舞厅和网吧等场所。为消费,他一开始小偷小摸,毕业后,沉迷于毒品,并因抢劫和盗窃罪被判处八年徒刑。对此,教师则可让学生深入讨论什么是一般违法和犯罪,及其分别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引以为戒做一个诚实,正直、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年轻人。
简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案例教学法是教授“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方法。它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加深其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其运用学科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德庆,徐云龙.视频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97-100.
[2]赵金荣.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4:140.
[3 ]姚鸿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J ].亚太教育,2015,(10) :54.
[4 ]王殊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J ].新课程研究,2014,(08)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