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婧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
摘要:思维导图是当前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发散性思维具象化的思维辅助工作,可以将抽象的教学知识清晰的以各种图文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是教师提高教学成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以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重点剖析了思维导图在分步教学、系统化教学以及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具有概念较多、概念之间联系紧密、图形较多等特点,这些特点给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记忆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利用生物教学内容的特点,高效率地完成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基础。思维导图还能改善教师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应用图形流程导图,实现分步教学
图形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其直观、形象、易懂的特点可以有效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图形的形象记忆远高于文字的记忆,因此图形思维导图是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之一。在具体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形思维导图将课堂教学内容绘制形成简单、直接的流程图,让教材繁杂的知识点绘制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流程图,借助教材图形实现分步教学,尽可能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图形流程导图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通过多媒体绘制成时间或阶段流程图,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加强记忆。可以先通过展现不同生长阶段向日葵的生长图片引出科学家对于植物向光性的思考,随后依次结合教学内容展示达尔文的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实验,以及鲍森·詹森切除胚芽鞘尖端实验,以及拜尔的胚芽鞘琼脂实验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实验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实验的研究侧重点以及区别,让学生可以自主动的通过实验对比探索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程,并绘制植物生长素发现流程导图,不仅可以让学生直接、形象的掌握重点知识,同时也可以借助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巩固课堂知识。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图形流程导图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过程制作严谨的思维导图,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让学生可以通过流程导图直接抓住当堂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掌握教学内容间的连接关系,进而清晰的凸显教学知识点,让学生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大大提升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达到应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应用知识点思维导图,实现系统化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复习时,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知识点概念导图将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框架式的管理,还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知识点概念导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化知识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理清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结合知识点树状图绘制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借助知识点思维导图形成系统化的复习思维,强化复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遗传物质类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遗传物质的细化为切入点,再结合 DNA 和RNA 两个分支对所有的遗传物质细化、分类,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认识到不同遗传物质间的区别。再如教师讲解遗传物质分布领域及其应用范围时,也可以借助知识点树状导图直观地展现分布区域和应用范围,帮助学生加深零散知识点记忆,巩固当堂课程内容。
在课后复习中,相对教材内容的直接复习而言,将知识点绘制成树状导图既可以让学生清晰、明白所学知识点及其关系,也可以树立学生的复习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复习难度。知识点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和复习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复习思维,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脱离教材的框架形成易于理解、易于掌握的树状导图,是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和复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点思维导图展开教学,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进而在复习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形成复习思维,主动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复习。
三、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生物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性记忆,而教师的讲解虽然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所理解,但是也是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消磨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性。而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活跃沉闷的生物课堂,调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教学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思维导图的特性还能有效地消除小组合作学习的缺陷,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分支进行自我想法的表达,减少因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而产生的无效争执。
以“生物学科与社会”教学为例,教师构建“异质小组”,然后为小组成员提供“中心词汇”及“一级主题”的章节思维导图,并且为思维导图中的内容标注出难度及重点内容,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级主题”。学生针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内容整理分析,在一定时间之内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纠错或者查缺补漏。通过这样的方式,小组能够以某个学生为中心,快速地集中小组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不同观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是生物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还是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在章节复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自己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发现自己记忆的遗失错漏之处,或者与他人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学习先进的思维导图绘制理念,并结合自身情况绘制成个性化的思维导图。
以“分子与细胞”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关上书本的情况下,以自己的记忆与理解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初步的绘制中,部分学生只能够在“供能物质”之后写出“脂肪”“糖类”。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交流的方式以另一种颜色补全思维导图,如“太阳能”也属于“供能物质”。在之后的复习中,学生便能以这张思维导图发现自己的记忆薄弱处,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以此提高自己的生物能力。
总之,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在现实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中,通过直接展示或者引导学生绘制等方式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王伟.浅析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才智,2019(35):163.
[2]惠秀华.论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课外拓展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35):32-33.
[3]张秀峰.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导、学、展、评、测”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