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黄益蓉
[导读]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将情境教学的理念落实到科学教学课堂的方方面面

        黄益蓉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第三中学
        摘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将情境教学的理念落实到科学教学课堂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可以取得极大的教学效益。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情境教学引入到科学教学课堂当中,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让科学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十分有利于初中科学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境教学;运用
        科学学习情境教学是与学生所学习的科学知识相关联的,包含科学问题的生产,生活中的科技事件。创设科学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科学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科学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展情境教学,并要结合情境创设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迸发出智慧火花,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深入领会语文知识的真谛,不断促进高效教学的施教。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初中科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注重创设实验情境
        在初中教学中引入科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科学思维方式。而将实验教学融入到科学教学中,有助于巩固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实验情境,以此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技能,十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
        例如,以《常见的酸》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与学生进行了以下谈话:同学们,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三个装有液体的瓶子,但那可不是饮料啊,你们万万不能喝啊!那么这些液体是什么呢?比较自然地为学生导入了新课。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三个瓶子中的液体,并巡回指导了实验方法,注意的问题。接着,各组需要派代表说出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物理性质。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展示了课件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了两种酸的物理性质。之后,我进行了以下表述:我们学习了酸的物理性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酸的化学性质啊?想不想做实验啊?并为学生组织了探究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首先各小组按事先安排好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实验,我进行了巡视指导。然后,各组交流实验了结果,派代表报告了实验现象。接着,各组补充了实验现象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此次实验。最后,我进行了以下表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让学生说了说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了释疑解惑,不断加深了学生的学习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牢牢掌握了教材当中的科学知识,不断助力了理想教学成绩的实现。
        二、注重创设直观情境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影响教育教学最深刻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以此可以唤起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使学生科学学习压力的降低。
        例如,以《空气污染与保护》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了课前预习,使学生掌握了听课的主动权。然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出示风、阳光、水等生物的影响的图片,并要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然后,我为学生出示了生态因素的定义以及分类,让学生进行了直观学习,不断降低了学生掌握教材理论知识的难度。之后,我为学生播放了教材内容的PPT课件,根据课件中的内容,为学生讲述了教材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补充,使学生建立了更为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

最后,我为学生播放了与环境问题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说了说自己的感受,以此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本节课内容讲述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并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多媒体,查阅了自己还想要知道的知识,不断助力了学生的良好发展。这样,教师通过创设直观情境,彰显了科学教学的魅力,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了科学学习,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
        三、注重互动情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互动情境,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保持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新鲜感,十分有利于高效初中科学教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以《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与学生进行了以下交流:每天我们都会吃进各种食物以保证我们获取充足的营养。食物的种类各不相同:米饭、馒头、各种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有些人吃的很多却不胖,而还有些人吃的并不比别人多却很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以此为学生讲述了以下知识: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不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简单的能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就是消化。然后,我为学生简介了消化道和消化腺,引导学生读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图,使学生掌握了消化系统的组成。之后,我为学生演示了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了淀粉的整个消化,并以同样的思路,为学生讲述了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对消化道的各部分的吸收情况总结,得出了所吸收的物质,并为学生讲述了以下知识: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这样,教师通过创设互动情境,打破了科学教学课堂沉默的现象,使学生很好地参与到了科学教学活动当中,进行了高效化的科学学习,获得了教育教学的双赢。
        四、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初中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在科学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使科学教学生活化,既符合初中科学课程理念,也是增强科学学科魅力和教学活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探究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以《低碳生活》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引入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实例,如走出教室后电风扇还在转,上完美术课后乱扔画画纸、出了家门,忘记关电灯等等,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说了说自己有没有做过浪费资源的事情。然后,我让学生结合有关实例,说了说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讨论了以下问题:我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呢?以此使学生改正了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落实行动做到了环保低碳,不断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格。这样,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打开了学生的兴趣之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进行了科学学习,不断助力了有效教学目的的实现。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为科学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加了科学教学的吸引力,吸引了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主动学习了科学知识,掌握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不断促进了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灏. 初中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0):20-21.
        [2]叶永健.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策略[J]. 文理导航旬刊,2017(2):92-93.
        [3]黄芙蓉. 初中科学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 东方青年·教师,2012(1).
        [4]张福勇. 初中科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初探[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000(005):00034-00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