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歌声谢谢你---以《踏雪寻梅》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王倩如
[导读] 2020鼠年伊始,就在全国人民欢庆春节之际,
               
        王倩如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塔西街小学校   030012
一、案例教学分析
1.植根思政 紧扣课标
(1)教学背景
        2020鼠年伊始,就在全国人民欢庆春节之际,肆虐的新冠病毒席卷全国乃至世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的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科研人员、警察及社区工作者他们抛家别亲,逆行而上奔赴抗议战场,在最危险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他们就像盾牌,他们就像雪中开放的梅花,是他们的坚守,是全民族的团结,才使得我们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梅花精神的最美诠释,是我们伟大民族世世代代永不泯灭的芬芳,是全世界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正气。
        面对刚复学的学生们通过学习《踏雪寻梅》这首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梅花是一种高洁、秀雅、坚毅的植物,特别是它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这是梅花的魂也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结合近期我国面对抗击新冠疫情在世界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中国精神、梅花精神的精髓,这是我设计本课的初衷。
(2)课标要求
        依据教材内容寻找课标要求在表现领域演唱当中指出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表现领域识读乐谱当中指出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
2.教材梳理  承上启下
《踏雪寻梅》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欢乐谷中的演唱课,欢乐谷是教材后的附加内容,共有两首作品,一首是美国创作歌曲《小乐队》一首是经典艺术歌曲《踏雪寻梅》这两首作品风格不同,均为齐唱歌曲。《踏雪寻梅》这首歌曲由黄自先生作曲,刘雪庵先生作词是一首描绘冬天自然美景的艺术作品。歌曲以轻快活泼的曲调抒发了人们赏梅时兴奋愉快的心情。这首作品最初创作时是一首独唱作品,后经过作曲家的改编成为了经典的多声部作品。通过这首作品的学习,歌颂那些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培养学生拥有梅花那样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更深层次的了解什么是中国精神。
3.学情分析  以人为本
学生起点预测:1.已知常见的节奏型
              2.对顿音、休止符及旋律进行与力度的对比演唱有过体验。
              3.新冠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学生对于复课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也对在抗击疫情期间作出贡献的逆行者们充满了敬畏和崇拜。
学生困难预测: 1.用合适的力度准确演唱弱起乐句。
2.运用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3.梅花象征着祖国,学生如何将梅花在冬日傲然绽放的自然美景与中国精神相结合是本课的难点。
4.目标制定 策略先行
1. 通过听唱、律动、跟随等方法,学生能准确演唱八度大跳并能用明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用合适的力度表现并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乐句。
2. 通过模仿、跟随、叠加、转换的方法,学生能够用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踏雪寻梅》,学习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结合新冠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精神的含义,增强爱国情怀。


二、案例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告别了宅家学习的日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你们开心吗?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这些最美逆行者,他们是穿越生死线的医护人员;是勇挑重担的解放军战士;是七天建成一座医院令世界惊叹的武汉建筑工人;是穿越大街小巷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是来自各行各业挺身而出为我们正常生活而默默奉献的人;今天我们就用最美的歌声赞美他们!
(1)节奏练习
a.写节奏
师:让我们做一个节奏游戏,请你写出一个表示一拍的节奏型
b.读节奏
师生接龙读节奏(师手鼓给恒拍)
c.师创编节奏,生读
     
2.感受歌曲
(1)感受歌曲,师生律动
提问: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有没有不同意见?
(2)再次聆听歌曲,师生律动
3.学唱歌曲
(1)师生模唱歌谱,师指谱唱(解决唱准休止符)
(2)提问:在这四个乐句中哪个乐句能够表现逆行者“不惧危险、逆行而上”的精神呢?为什么?
预设:第二、第四乐句,因为第二、第四乐句是上行旋律;
师追问:整个乐句都是上行旋律吗?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力度演唱呢?
预设:当旋律上行时力度渐强,当旋律下行时力度渐弱;
(3)我们一起唱唱这两句旋律


a.师生齐唱
b.接龙唱
c.小组检测
d.个体检测
(4)三度、四度、八度音程训练
 师:老师发现大家在演唱大跳音程时有点小问题,我们做一个小练习
 a.师出示     生柯尔文手势模唱
 b.生创编四度音程并模唱
 c.生创编八度音程并模唱
 d.师创编两小节,生模唱
(5)我们一起唱唱这个乐句

a.生齐唱
师提问:你觉得这个乐句表现了逆行者什么样的精神?师给出选择(不屈不挠、活泼欢快)
预设:活泼欢快
师:你是从音乐情绪上进行分析
师:老师觉得它表现了逆行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师示范唱,仿佛所有的医护人员与病毒战斗一样。(师范唱)
b.让我们用歌声表现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请你随旋律的起伏作力度变化(师指导演唱)

(6)完整跟钢琴演唱歌曲
4.唱好歌曲
(1)开口的音处理
唱好一首歌要注意歌曲的咬字、归韵,这些歌曲中的这些音有什么特点?老师是怎样唱的?表情怎样?
预设:很押韵  是开口音
师:演唱开口音嘴巴张圆请你模仿老师这样唱(师示范,生模仿)
(2)完整跟琴演唱
(3)跟伴奏演唱,师指挥(第二遍师叠加合唱)
(4)学唱二声部
(5)师提问:刚刚我们用合唱的形式表现了作品《踏雪寻梅》,那么你觉得合唱这种演唱形式表现了什么精神呢?
预设:团结合作  众志成诚
师总结:就像这次面对新冠疫情一样,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如此敞亮的教室学习是源于全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诚;
5.拓展部分
(1)了解作曲家黄自先生,黄自先生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2)艺术歌曲拓展《花非花》《玫瑰三愿》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高雅的艺术歌曲《踏雪寻梅》这与梅花高洁、典雅的品质如出一辙,老师想说的是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当我们读懂了这些牺牲与奉献、读懂了这份坚毅与乐观我们就能够读懂什么是梅花精神、中国精神。
三.案例教学反思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课标指出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表现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结合教材我将从节奏、乐句、音程、和声等教学内容点进行备课。研读教材后我将欢乐谷中的演唱作品《踏雪寻梅》作为载体,让学生用多种体验活动感受歌曲,在学唱艺术歌曲的同时,学习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结合新冠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那些不惧危险、逆流而上的英雄们学习,深刻地理解中国精神的含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深度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素养
《踏雪寻梅》这堂课的设计根据思政课的要求,更大程度上体现思维的广度和宽度,四年级学生对节奏、乐句、音程、和声等音乐要素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和学习,因此我利用《踏雪寻梅》这部作品将音乐要素进行串联,通过不同层次的体验、感受、表现等活动进行学习,从教学效果看全部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演唱歌曲,个别学生弱起乐句唱不准确。弱起乐句没有唱准的原因是因为气息的支撑不够,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好的气息和正确的换气能够保证学生对整个乐句及作品的把握。但气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需要长期的指导与练习。在日常的教学中可练习连音、断音的发声练习。另外一方面我认为艺术歌曲的演唱要注重咬字、吐字的练习,这是我今天教学中所欠缺的,这将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