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军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高新区优培祥龙幼儿园
[摘 要] 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评价应用于幼儿教师的招聘、教师资格的评定、职称的评审、岗位的绩效考核、优秀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从胜任力定义的角度入手,分析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提高其胜任力的四点对策。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对孩子的人格、认知、素质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教育意义。幼儿教育的成功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教师的培养。
我国2001年开启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推进了我国教师向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胜任力能将个人的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明确区分开来, 对个人绩效具有良好的预测力。构建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以明晰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为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提供有效的依据。因此,本文从胜任力定义的角度入手,分析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提高其胜任力的建议。
二、胜任力综述
“胜任力”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始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CBTE)和人本教师教育(HBTE)的两种师资培养模式。我国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刘兆吉、黄培松对一百二十名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心理品质的研究。随着社会对教师素质和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胜任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特尔菲法等胜任力研究方法被迅速应用到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中,李英武、李凤英等运用以上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自编教师胜任力问卷,探索并总结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勝任力的结构维度应该包含情感道德特征、教学胜任力、管理胜任力和动机与调节。国内关于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最多的是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模型,但绝大部分局限于静态考察的范畴,对于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教师胜任力结构的纵向研究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与胜任力概念一样,教师胜任力至今也还没统一的定义。
目前国内专门基于胜任力对幼儿教师进行的研究仍可谓趋于空白。2005年开始,有极少数学者提出了幼儿教师胜任力概念并着手进行相应的研究。如张淑琴研究认为,幼师应具备“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质优、业务素质强、表达能力好”四种素质;张英峨构建了一个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模型包含“人格特质、教育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工作品质、科研与引领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能力”等六个维度。
三、研究方法
笔者以学前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访谈法,构建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编制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测查当前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水平和特点,以期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考核、选拔、培训提供有效的依据。
研究首先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法,收集到15人的可用样本(其中优秀组8人,普通组7人)中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特征,编制成《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行为自评问卷》。
同时通过给205名幼儿教师和学前专业学生发放、回收《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行为自评问卷》,把能够真正区分出优秀幼儿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条目确定下来,初步构建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验证性因数分析考察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由人格特质、教育理念、危机管理、工作品质、学习能力和自我监控力六个维度构成,这六个维度所对应的内容与构建的优秀教师胜任特征基本吻合。
然后通过探索性因数分析和验证性因数分析等,得到信度和结构效度较高的《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
最后采用《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对186名学前教育教师进行测评。
四、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特点
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自我评估和教育理念的胜任力水平最高;学习能力较低,危机管理以及自我监控力的胜任力水平最低;随着教龄的增长和学历的提高,胜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有孩子组胜任力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无子女组;公立幼儿园在胜任力的总体水平略高于私立幼儿园。除此之外,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还存在以下两方面明显的特点:
目前,幼儿教师的评价多采用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即主要通过验证学历和资格证书的方式检查教师资格;用笔试和试讲的方式关注教师在上岗之前所学知识及现有教学水平,以此来区分优劣、分出等级,并做出解聘、加薪等决定。例如,在某公开招标确定中标人承办幼儿园考核条件中,竞聘评审材料就占了70分,提供材料包括幼儿园资质等级证书、园长学历证、教师资格证或园长培训证;资信业绩占25分,要求提供历年获奖情况及其他幼儿教育管理的业绩材料。
五、提高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的对策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水平还没固定模式,但根据与其他地方的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水平特点存在的某些共性,结合“十三五”规划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和创新教学手段”胜任力方面对学前教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四点提高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建议。
(一)以老带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胜任力水平
研究证明,教龄差异造成教师胜任力参差不齐。年轻教师是幼儿园的希望和未来,其成长离不开波折和别人的帮助。教龄长的老教师应本着“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的理念,做好“传、帮、带”工作,与新教师坦诚交流教学经验,快速提高年轻教师的幼儿指导能力,俯首甘当年轻教师成长路上的铺路石。
(二)加强外部监督,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奖惩性教师评价易使被评者产生恐惧心理、马太效应、抵触心理;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改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研究证明,趋于完善的教学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胜任力。所以,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的评价应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鉴于幼儿园不能依靠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师胜任力考评的特殊性,要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必须引入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人士以及学生家长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外部监督和考核,增强其职业危机和紧迫感,促使其主动提高自身的胜任能力。
(三)与时俱进,提高教育信息化运用能力
“十三五”规划强调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得广泛应用有力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有生命力的幼儿园,离不开善于学习和创新的教师。因此,幼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要与时俱进,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基础上,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评价,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优势,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彩春.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5):84-88.
[2]张英峨.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及胜任力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申晓佳.基于胜任力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的探究[J].中国教师,2007(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