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泳吉
广西防城港市高级中学
摘要:在本文中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从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两方面着力,并在此过程中,引入合作教学法、自主探究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旨在创设具有趣味性、协作性以及思维性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性,真正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将化学教学的关注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方面,并不注重提升学生的独立化学学习能力,更不注重培养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谈化色变”的尴尬教学情境。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非常辛苦,而学生学习也较为费力。针对这种化学教学状况,教师应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他们的生活着眼,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潜能,提升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增强化学教学的高效性。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高效性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以下尴尬教学境地:一些化学实验,假如学生独立完成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还会导致整体的化学教学效果差,而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便成为空谈了。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教学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即为每位学生设置相应的小组合作角色,让学生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解决相应的化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能力,最终达到增强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钠”的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真正为学生搭建协作性的高中化学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此过程中,进行相应化学问题的探究,真正达到增强化学教学高效性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既要保证同一小组中有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又要保证不同小组之间化学学习综合实力的均衡性,从而达到科学分组的目的。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探究:请运用实验的方式,证实钠出现“浮”、“游”、“响”、“动”、“红”的具体原因。与此同时,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用勺子,取黄豆大小的钠,进行相应的实验。第三点,展示成果。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发现大部分小组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探究相应的化学问题。由此可见,合作教学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
二、使用自主探究法,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
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问题,以及提供的实验工具,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从而在此过程中,真正促进他们化学问题探究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获得化学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在开展“金属氧化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创设趣味性的情境,真正让学生融入到相应的化学问题探究过程中,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化学学习体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引入趣味情境。教师引入如下的趣味情境:一位学生点燃一片铝箔纸,并发现铝箔纸在燃烧的过程中熄灭,并出现无法再次点燃的状况。第二点,开展实验。在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后,教师准备如下的实验工具,让学生探究:坩埚钳、酒精灯、铝箔纸等。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说:“为什么铝箔纸在燃烧的过程中,会突然熄灭?请进行具体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联系相应的化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第三点,实施引导。教师走入学生中,并指导他们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真正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现象,联系相应的化学知识,获得化学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小陈说:“铝箔纸在燃烧的过程中,出现一层灰色物质。这种物质是三氧化二铝。它的熔点比铝箔纸的高。因此,我无法点燃熄灭的铝箔纸。”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教师真正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化学学习成就感。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化学实验操作复杂,或是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以及毒性,从而不适宜在课堂操作。针对这些实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真正在降低污染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促进他们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为学生搭建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学习氛围,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知识,增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展示情境。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水下发光实验”,并让学生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为了让学生的思考具有方向性,教师让他们从高锰酸钾以及浓硫酸两种药剂的角度入手,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思考。第二点,创设问题。在学生结束此部分内容后,教师让他们思考如下的问题:如何运用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上述工具,点燃酒精灯?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入手,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探究。第三点,展翅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的思考成果。小陈说:“我可以将浓硫酸与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混合,并运用玻璃蘸取两者的混合物。与此同时,我将混合物,放到玻璃上,引燃酒精灯。”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时,辅助学生实现化学知识的迁移,真正促进学生化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提升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真正明确有效性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真正从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角度入手,构建相应的化学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真正打造具有高效性的高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文超.增添趣味性实验内容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
[2]陈文富.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J].内江科技.2016(07)
[3]李再军.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