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心得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杨厚杰
[导读] 树立学生良好品德,施加正确的影响和引导,迫切需要德育教育。

        杨厚杰
        湖北省兴山一中  
        树立学生良好品德,施加正确的影响和引导,迫切需要德育教育。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情感尚未成熟,自我意识、自我中心强烈,若无正确的德育教育加以引导,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容易进入误区。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哈姆?吉诺特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起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体现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品行培养的重要性。时代变换迅速,亟需提高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实效。随着社会发展,网络信息充斥,弥漫社会各个角落,中小学校也不是世外桃源,社会风气和环境变化等因素使得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家庭与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利弊影响、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吸收,如何正确利用信息资源等都需要正确的引导。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重要的引导者,承担学生德育教育是其职责所在。德育工作是培育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针对中学生德育教育而言,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重要保障。班主任的德育意识、德育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下分四个方面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率先垂范,言行一致
        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就应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因此,班级制定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我自己先做到。正如滴滴甘露,润物无声。我担任班主任期间,平时经常与各科任教师交换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班上的动态,杜绝不良之风,虽然自己是辛苦些,但一份辛劳,一份收获。班风正了,班级的学风浓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也调动了起来。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务必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做到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班主任的作为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海量信息也助长了一些不良因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让班主任的工作更加艰巨。班主任应该严于律己,遵循师道,才能为人师表,展现人格魅力。班主任要强化对学生工作的德育教育意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以修身为师道之基,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坚持言行一致。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榜样的示范重塑学生, 就能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有良好学习氛围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搭建师生桥梁,密切师生沟通联络
        班主任是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媒介,也是为学生营造成长环境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要热爱、关心学生和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是全面地、出色地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课前、课后与学生相遇,给予问候和关心。此时班主任不必刻意去进行思想教育,寥寥数语,学生的学习情绪、生活状况、身体状况都能够去关心一下。善待学生的失误,不要简单叱责,而是朋友般地和学生一齐商讨。班主任在实施教育时,要透过说理来体现,在与学生说理时,不能只看到缺点,还就应看到学生的优点,看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从学生的长处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由说理到谈心再到知心。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班主任的教育。与学生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进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外的教育专家都认为,表扬能帮忙孩子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感受到自己优势的同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无论怎样的学生,他都会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只要抓准说理的切入点,把握住说理的焦点和重点,就必须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高中阶段,身心的发展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及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因此班主任在说理方面,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像上课那样认真备课,深思熟虑,然后找到一个最适合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班主任应通过平等的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恰当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积极的价值观引领;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应注重自身角色扮演的多样化。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需求。不仅要多照顾学生生活,做好“第二父母”,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活动变化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对不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内心的精神世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实施教育。还要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和“伯乐”,发掘学生潜力,端正学生态度,带领学生共同创建班级大集体,做好团队精神建设的“指导者”。
三 、 更新德育理念,与时俱进应对时代变化
        在班级德育建设中,创设优良的管理环境,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为建立一个礼貌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可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和多队队长负责制让多数同学得到锻炼,体会管别人与被别人管的滋味。各小队之间展开竞争,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职责心。其次,从小事做起,严抓养成教育。可尝试在班上认真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我们对学生提出实实在在的要求:从眼前的一言一行做起,包括不在楼道内喧哗、跑跳;从上课专心听讲做起;从认真完成作业做起。再次,透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良好德育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社会日新月异,学生的思维、行为方法也发生着变化。班主任必须树立新型德育观,以开放的思想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创新德育方式,组织有效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树立科学价值观。教学上倡导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将校园、园区、社会作为新课堂,将学生引领到课堂之外了解社会;班集体构建上,组织校园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同时利用互联网,发动学生共同组建线上活动群,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向,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密切多方配合,达成家校共识
要教育好学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家长交换意见,在家访时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我直接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几乎所有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我便从家长最关心的学习问题谈起,帮忙家长共同对待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家长的用心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这样就为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作好了更充分的准备,真正实现了学校、家庭互相联系。家长的认可就是一股强大的动力,使得班集体大船始终能够在正确的航向上前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