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娜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英杰中学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可,很多学校对于开展德育教学理念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尤其是基于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不良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实中很多学生由于内心的偏激造成各种各样的惨剧,因此,基于当前现状,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迫在眉睫。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该时期正是学生身心观念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此,作为班主任应当积极将德育理念贯彻到日常班级管理之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理念;有效策略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路人,正确的管理手段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推动性作用,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在中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职责,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因此,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若想切实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就必须将德育理念深刻地贯彻到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道德熏陶,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有力基础。现阶段很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管理观念较为陈旧,无法有效地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严重抑制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这同样也是现阶段中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班主任应当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德育思想有效地贯彻到班级管理当中,进而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开展德育管理理念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稚气未脱,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并且刚刚摆脱了父母的监管,对于学生而言很难养成良好的自律能力。基于此,班主任更应当充分发挥德育思想理念的积极性,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严格坚持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以学生为教育之本,积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在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其作为班级的“大家长”,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学生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有效沟通渠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导向性作用,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进而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活动。班主任应当注意的是,德育理念的渗透切忌一蹴而就,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不断施加耐心,从点点滴滴的事情上做起,逐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为学生的成长指明道路。总之,构建德育思想的班级管理理念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因素,应当对德育理念的渗透进行有效性的研究。
二、德育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性策略
(一)日常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思想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其主要针对以下三方面:首先是督促与指导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情绪波动较为剧烈,班主任的不善言辞与行为极易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使其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自主性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有力基础。其次是对于班级卫生方面的管理,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爱干净、爱卫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使学生懂得干净卫生的重要意义,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行素养,使学生意识到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具有高素质的重要标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明确值日分工,也可以利用轮值的形式开展卫生清扫工作,促使学生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其重要意义,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最后,班级纪律一直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最为头疼的一项工作,由于中学阶段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性格活泼好动,并不重视班级内的各种规章制度,但是,良好的班级纪律是学生开展学习任务的重要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认清什么样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规。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班级管理理念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班级内的学科教师,都应当将“以学生为本”理念落实到实处,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地位,将学生作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班主任应当多用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为学生及时纠正,进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日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切实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进而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使其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与帮助,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多与学生交朋友,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与学生之间搭建一座和谐的沟通桥梁,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在班级生活中,常见的就是学生之间发生种种矛盾与冲突,严重的甚至会大打出手,如果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对学生横加指责,一味责骂,不仅不能有效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反而会使学生将怒气转移到班主任身上,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遇到此类问题时,班主任应当深刻落实德育思想,想让两名同学冷静地坐下来,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能够解决问题吗?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等等,通过对学生进行耐心的疏导,有效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开展主题班会渗透德育思想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便是开展班会,作为班主任应当积极利用这个时机在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主题班会,以此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自身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鼓励学生对于遇到的困难要勇于尝试,对于不懂的知识也要勇于钻研和探索,潜移默化地将德育理念贯彻到学生的内心当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成效显著,更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推动其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思想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也是极易被班主任所忽视的,即使很多班主任已经开展了对学生德育思想的教育,但也仅仅流于形式,重于理论,无法有效地将其内涵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再加之很多学生的原生家庭原因及社会发展形式,对于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一直阻碍重重。对于这些问题,作为班主任应当积极将德育理念与班级管理相融合,使学生在班级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使其逐渐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姬胜利,秦鸿旗.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8):176.?
[2]邴新华.论初中班级管理如何有效实施德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3):259.?
[3]吴永红.整合德育环节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效能的分析[J].求知导刊,2018,(35):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