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銮国 马冠群
[导读] 教育以德为先,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刘銮国    马冠群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尹集初级中学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尹集初级中学
        摘要:教育以德为先,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时期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德育老师严格地进行培养与教育,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对于德育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老师要在新课改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初中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学生
        德育,是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地学习观念与生活习惯的,使其具备正确的“三观”,对学生们的积极作用非常大,因此我们教师要创新德育教学范式,让学生们能更好地去学习发展,引导学生们的共鸣,让他们知道德育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促其发展,使其具备更完善的人格和个性,提高综合素养。
一、德育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
        德育教学是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工厂,是中学生的成长必经之路,随着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完善,目前学校对这一块的教育教学非常重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实践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一)道德灌输和情感的缺失
        在初中教学的阶段,很多学校关于德育的教学方式不新颖,同时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的范围内,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有些老师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一味地从课本上为学生们灌输一些理论的知识,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们形成一种被动的心理,不能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很多知识教师会学生们不再一个点上,就像心灵鸡汤一样,光讲一些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得让学生们进行充分地体会,由于学生们的阅历有限,理论知识的诠释他们根本就理解不了,他们也不会主动地讨论学习,这是不利的,因此在新课改的模式下,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进行讨论练习,促其发展,让他们得到认识,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二)教学主体消极被动
        由于如今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任课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带来自己最大的收益,而对德育教学的发展,根本就是走个形式,没有重视起来,同时老师们的教学计划不完善,在授课过程中不思考、不探索,严重的话会直接异化为“会说话的教科书”,而忽略德育学科的教学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课堂中,老师们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实施,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德育课堂的发展。
        (三)消极的环境氛围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学生们刚开始接触学习的环境,由于有些学生特别霸道,会对其它学生进行侮辱性的词语,校园暴力,不平等的待遇会应运而生的,会造成学生们厌学、抑郁等症状,使得学生们具备极强的逆反心理,可见德育教学课堂的重要性,使其对该课程产生一种逃避心理。
二、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们的德育意识
        在初中的德育教学中,我们任课教师会利用丰富的课堂情境来教学,让学生们能够丰富地感受,使得他们成为情景模式的主人公,促其发展,以此激发德育课堂的积极性,促其发展,比如,一天小明在大街上走着,突然一个80岁的老奶奶毫无征兆对倒在了地上,这时有个问题来回答,该不该扶老奶奶呢?以此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的模式下充分地考虑,有些学生们会说:“不能扶,万一讹上你了怎么办?”还有些学生会说:“扶,但是要找人作证”,这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使得学生们能进行科学合理地判断,建立起学生们良好的同情心,促其发展,最后老师进行解答,该扶还是得扶的,不过不要怕,人民警察可还是很厉害的,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德育素质,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德育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积极地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们的地位,让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展,注重他们的德育意识素养,使得学生们更好地发展,借此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其发展,创设丰富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我们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励志电影如《绿皮书》、《传奇的诞生》、《阿甘正传》等,让他们学习电影中健康正确地品质,使得他们的德育思维得到发展,引导学生们的心理向健康积极地方向上出发,借此让本班的学生们写下丰富的观后感,为的是找寻班级内心理发展不足的学生们,并且及时地帮助他们,进行引导,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德育品质,促其发展,并告诉学生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心中有爱,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们健全人格的发展,促使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三)组织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初中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组织各类的班级活动来进行完善,使得学生们对道德教育更好地发展,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还能会使得学生对其认识得更加充分,促其发展,使得本班的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习惯。
        例如,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参观抗震英雄纪念馆,让学生在纪念馆中了解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各种感人事迹,使得被他们的历史事迹所撼动,让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得到发展,触动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更加地感受到国家大义的重要性,使得他们有良好的责任心,促其发展,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发展。
三、学生自身对德育持怀疑态度
        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中,由于一些任课教师非科班出身,他们的德育教学理论不完善,没有可说服性,根本就不知道学生们的感受,而是以自身的主观经验去教育,其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就像一个犯人,普通人只会从他做过的事而去厌恶他,可是他们根本就没人问过原因,只会通过表象去看人,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于德育不能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还有一些老师根据就不懂什么是德育,自己也不用心地教,还有整天为学生讲解一些大道理是一样的,这会使得学生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怀疑,不能准确地分辨优劣,缺少一定的辨别力,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关爱学生,进行激励教育
        任课教师们要时常地进行对本班学生们的激励教育,让学生们知晓老师们是时时刻刻地关心着自己的,才能使得他们更好地去学习发展,同时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老师们要在学生们身上发现其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老师要向学生们定期即兴德育的测试,可以详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有问题得到及时帮助疏解,提高德育效果,促其发展,以此为所有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条件,也能使得德育驾驭更进一步地发展,并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育教学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生的德育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制定高效的教学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的道德品质体系得到完善,树立健康正确地学习观念,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丰富其情感,促其发展,使其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有利于初中德育课堂的教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凌波,杨清风,张中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维度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1):22-24.
        [2]刘磊.在初中英语课堂开展“德行天下与爱心教育”建设——推进学校德育文化发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48.
        [3]盛利铭.生活,让思品教学更美好——“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16+92.
        [4]文丹华.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才智,2016(0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