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浩
[导读] 作为初中教学的基础课程,地理学科的内容以丰富学生认知表象为依据

        张浩
        山东省青岛胶州英姿学校266300
        摘要:作为初中教学的基础课程,地理学科的内容以丰富学生认知表象为依据,要求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作为地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改目标下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也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下拓展地理思维,从而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内容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的掌握上更加趋于成熟,因此,适合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地理学习的趣味性特点。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效果,需要教师在落实中进行合理的教学探究。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特点及其现状
        随着初中地理知识框架的不断完善,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思维出发,逐步掌握地理知识中的教学重点,以此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从专业的科学角度出发,探索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在教材知识的编排结构上,初中地理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重活学活用,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的关联性特点,这也是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将关注点过多的放到了学生成绩上,在课堂采用的教学模式也以单一的灌输式讲解为主,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成为当前地理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原因之一。对此,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地理学习氛围。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及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可以设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的环节。初中阶段是学生课业学习压力逐步提升的阶段,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当地的自然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从身边的地理情境入手,亲自观察一下馆内展示出的山脉地理模型,与教材知识相关联,体会其中的山地、平原等地理术语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些地形特点,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能具备的特别详尽,但是对于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依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教学实践的开展也能促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周围的地理现象,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学科知识,启发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二)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为了有效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入手,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经过系统的发散思维和推测与假设训练,可以使学生增强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并意识到自己可以是地理课堂的主人,将自己的推测予以实践,从中总结出学习重点,并达到强化理解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本地的植被特点,从道路两旁的行道树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栽种了一些松树植被,对此学生可以分析出北方气候的特点,这种行道树的栽种可以让树木抵御冬天寒冷的气候,又能够在冬季呈现出绿色的景致,因此成为绿化的首选。有了这样的实践过程后,学生会对气候知识产生更多有趣的猜想,比如观察周围的房屋建筑特点,北方地区的房屋在外墙装饰上倾向于暖色调,这是因为北方冬季较长,因此需要做好保暖措施;而南方地区的房屋建筑多是廊檐式装饰,而且外墙倾向于青砖白墙,别有一番风味,这是因为南方地区气温适应,日照时间长,因此适合采用二层楼房的建筑,底下可以当作生活仓库,上层居住,达到合理的生活布局。
(三)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
        随着教师在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的日益渗透,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初步启蒙效果,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的主动的实践意识,教师也要结合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加强实践,不只在课堂上勇于探索,也要将这种实践意识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的积极意义。例如在学习了《中国的水资源》一课后,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社区会定期组织居民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开展宣传学习活动,这时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其中,争当小小宣传员,帮助社区宣传人员进行讲解介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教材的编排日益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要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实践提高对教材知识的理解。通过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来增强地理核心素养,达到对教材知识的强化,也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的校园和生活中都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积极的投入到提升地理学习效果之中来。
参考文献:
[1]陈浩芳.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54):151-152.
[2]陈生章.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20(0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