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重庆市九龙坡区玉清寺小学 400052
摘要:教师认为小学生美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师生合力的结果,即教师需要发挥课堂总导演的作用,构建具有趣味性的美术授课氛围、交流性的美术学习空间,真正为增强学生的美术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土壤;让学生应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获得自信,获得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直接教授美术绘画问题,并不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为他们提供相对独立的思考空间,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从个人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两方面入手,并在此基础上,真正认知,并了解生本理念的内涵,从学生的角度入手,设置相应的美术授课方式,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思考与表达,进而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课前加码,强化学生自学
在美术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超越表层信息、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与隐藏情感。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学生要解读的内容不是图画中有什么、这些物品是什么样的,而是在每幅美术作品创作中作者凝聚的心理期盼,是每幅作品中隐含的内在价值观念。但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以小学生现在的能力是不可能直接跨过表层含义解读过程的。所以,要想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深度思考,我们就要优化课前辅导环节,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较好地完成表层信息解读活动,完成浅层的鉴赏感知活动,获得最基本的内容信息。
例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登录各大学科教学网站,从中搜集了与本课将要教学的色彩纯度渐变问题相关的教学视频和信息材料,然后将这些材料进行统一的编辑、筛选,并将其转化、使之生成教学二维码。
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制作课前预习导学案,并在适宜的地方加入做好的二维码。这样一来,当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轻松地获得二维码背后的视频材料或音频材料,在更多材料的辅助下,获得更多的色彩纯度渐变和色彩搭配知识,掌握基本的色彩渐变图案绘制技巧与规律。
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二维码技术优化课前辅导,不仅美术学科披上一层有趣、新奇、科技感十足的面纱,而且还能提升小学美术学习引导活动的及时性和美术学习引导方式的丰富性,有效地解决了美术引导活动实践性强不能在课前进行的问题,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课堂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完成了浅层思维活动。
二、团队配合,增强绘画意识
绘画意识简而言之即人的绘画冲动,增强学生的绘画意识即增强学生绘画的主动性,这也是学生美术教育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化配合游戏来完成对学生绘画意识的培育,一方面学生正处于团体意识强烈的年龄,团队化配合游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继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另一方面团队化配合游戏可以使学生“各司其职”,努力完成属于自已的创作人物,进而促进学生绘画意识的增强。
例如,在一次美术课堂中,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布置出“创作美人鱼”的绘画任务,美人鱼的创作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美人鱼的脸、头发、上半身的衣服、下半身的鳞片、生活环境。随后笔者便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画的部分,在这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学生的绘画意识会在无形中增强。接着,笔者便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大量的美人鱼图片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绘画,学生的绘画意识会进一步的增强。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强烈的绘画冲动中完成团队配合创作,并在团队化配合游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团队作品及个人作品创作的不同,并通过团队创作的作品感受到多人的智慧结晶的优秀,从而进一步的产生美术创作的兴趣,推动自身绘画意识的增强。
三、擦亮眼睛,发现生活的美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也是美术的一个教材,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并提升审美意识。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山川、河流、蓝天、白云、晚霞,都呈现给我们,这些景色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在大自然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美。打开电视,我们能看到美丽的服装、活泼的动画片、感人的电视剧;走出家门,有绚丽多彩的霓虹灯,人来人往的步伐,高楼大厦、美丽园林;这些都是生活中美丽的风景线,美术也应表现出时代的美,我们不应该对生活中的美熟视无睹,要将生活与大自然中的缤纷色彩呈现到美术课堂上。
例如,在教学关于“花”的内容前,笔者就让学生先观察我们身边的花花草草,并选择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花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形状与特点,并讲述喜欢的原因。在交流中,学生之间会得到启发,懂得各种花的魅力。接着,教师可以利用ppt让学生欣赏几幅花的作品,然后再向学生讲述绘画方式与方法。如此,就能利用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去创造“美”。
四、创新练习,促进大胆表现
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要想学好素描,就必须得经过不断地练习。就连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在学习绘画之初也进行了三年的画鸡蛋生涯,这充分证明了练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素描练习。但练习的过程必将是枯燥乏味的过程,学生往往会无法坚持下去。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的素描练习进行创新,从而促使学生大胆表现,让他们在素描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例如,笔者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的时候,就会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对象进行素描练习。有的同学会对妈妈的化妆包感兴趣;有的同学则觉得爸爸的剃须刀很酷;还有的同学认为家里的小猫小狗特别可爱等。除此之外,笔者还根据教学的内容带领学生就地取景来进行素描的构图。当学生确定练习内容之后,笔者要求其作品中能够表现出学生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可以促进学生大胆表现,从而对学生的练习很有帮助。
五、偶然为机,延伸思维触角
要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就不能放过美术指导过程中的每一个“偶然”。因为,每一个看似不起眼小“偶然”,都有可能成为课堂思维延伸机会。所以,深度学习活动的构建是从对“偶然”际遇的把握入手的。
例如,在美术教学课堂中,笔者曾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名为“讲一个故事”的绘图任务。在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批改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幅线条特别杂乱的画,于是就想以这幅画为例,锻炼一下学生的画面优化能力。
首先,笔者展示图画,然后问小朋友:“你能告诉大家你的画的是什么吗?”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位小朋友在吃冰激凌,结果太阳太大,冰激凌化了,化的哪都是。”图画的作者认真的描述道。
听完描述后,笔者再看那副杂乱的图画,似乎清晰了不少,但还是很乱,就又问道:“其他人看出来吗?大家能帮他优化一下吗?”
之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故事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该教学过程中,笔者把握教学引导机会,将个性化的问题推广到全班,让学生在共同优化一幅图画的过程中开启智慧、延展思维,提升了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画面设计能力。
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构建具有生本性的美术授课模式,在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他们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他们美术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2]林秋利.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