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奚彤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 550081
摘要: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不断变化的时期,容易产生各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音乐学习,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音乐学科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很多的人文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地感受音乐,探究音乐,帮助学生形成深厚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 素养 提升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的到了广泛的运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一方面是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能够运用丰富的音乐知识和良好的音乐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更加全面地发展。而在目前,高中学生普遍由于文化课负担的繁重,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过于陈旧与单调,难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全面改进,帮助学生形成深厚的音乐素养。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方法。
一、情怀引领,学习音乐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音乐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以及与文学、美术和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借助音乐学科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阳关三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丰富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歌词,学生能够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歌词中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深度交融。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原本是创作了一首诗歌,为什么还要改编成歌曲呢?”对此,教师可以对王维送别元二的故事进行讲解,学生结合歌词内容能够发现作者对于友人的离去十分地伤感与牵挂,因而只用通过歌唱的形式才能够深切表达自己的情感。之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交流:“还有哪些与友情有关的音乐故事呢?”在学生好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学生能够从俞伯牙和钟子期隐居山林的故事中深刻体会音乐对人的精神品质的有效塑造作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其他的音乐故事进行学习。比如,学生可以搜集嵇康弹奏《广陵散》的故事,体会到嵇康借助音乐表达的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学习,深刻感受音乐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塑造作用,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
二、乐于探究,学习各种乐器
乐器的类型是丰富多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能够接触到形式多样的乐器。而在高中阶段,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科学知识对一些乐器的构造原理和演奏方法进行探究与阐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定的乐器进行探究,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学习《多巴哥钢鼓合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多种乐器进行深入探究。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钢鼓为什么能够带给人欢快愉悦的特点呢?”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以及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能够发现钢鼓是用密闭的汽油桶加工而成,表面凹凸不平,在击打后鼓的表面会承受不同的压强,因而会产生具有动感的节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乐器进行探究。比如,对于笛子,学生能够发现笛子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流动的气体压强减小,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对于二胡,学生能够发现二胡的发音原理是沾有松脂的弓毛在右手的作用下,使琴弦受到了持续均匀的摩擦,引起琴弦的振动,琴弦随即将这振动通过琴马传递给琴皮,琴皮由于“膜”的作用,使琴筒内空气共鸣把振幅扩大了许多倍。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具体的乐器演奏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些乐器进行演奏。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乐器进行深入探究,有效掌握乐器演奏的方法,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三、勤于练习,提高演唱能力
良好的歌唱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最直观体现。而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复杂,普遍有着借助歌唱来表达个人情感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细致的歌唱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并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提高歌唱能力。
例如,在学习《辽阔的草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歌唱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演唱,并与在多媒体上播放原唱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歌唱和发声技巧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步讲解。比如,对于歌唱姿势,教师可以让学生保持头部稍低的姿势,以此借助头部内的多种共鸣腔,形成声音洪亮的效果。对于发声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喉咙打开,使声音不受压制、不受干扰很自由地出入,打开鼻腔、进入头腔,自由地振动起到共鸣。对于高音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不要张大嘴来歌唱,而是用腹式呼吸,保持上腹部稍往外鼓起的姿势,以此保持气流的畅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讲解的方法结合歌词进行分步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一定的训练计划,将放学后、睡前等时间进行充分利用,不断提高歌唱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具体地掌握歌唱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不断提升歌唱能力。
四、参与活动,展现综合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经常会参与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而在很多时候,学生只是扮演观众的角色,而缺乏表现自我的勇气。对此,教师可以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各种文艺活动中进行音乐节目表演,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挥音乐对学生成长的综合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我的祖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艺活动来展现自己的音乐能力。比如,在庆祝国庆节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我们能不能举行音乐活动来歌颂我们的祖国呢?”学生能够选择《我的祖国》来进行演唱。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安排具体的演唱步骤。比如,一些学生可以担任搜集配乐的任务,一些学生可以编排红色舞蹈,强化歌曲演唱的氛围。同时,其他学生可以选择领唱与合唱人员。之后,学生可以对各自的任务进行实施。比如,担任领唱的学生可以对歌曲高音部分的演唱方法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升演唱效果。进行舞蹈表演的学生可以对舞蹈的节奏进行设定,做到与歌曲的节奏相协调。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正式表演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音乐表演锻炼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深入感受音乐节目对自身情感的熏陶作用。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发挥出来,感受到丰富的活动乐趣,不断提升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音乐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文知识、乐器、演唱方法等方面展开音乐学习,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节目表演,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能够不断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贞.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9):155+157.
[2]王伟.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01):175.
[3]吴健.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