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教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彭亚平
[导读]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都只重视教师的教

        彭亚平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二中学  424500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都只重视教师的教,追求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维》(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教学理论,提倡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因此,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
        一、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并使这其心集于一体,它是乐趣式的。如果体育教学安排得枯燥无味,过多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或对学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那么它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导致运动兴趣减退甚至消失。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无精打采,但下课后他们又自行组织,很有兴趣地玩起来。这一事例说明,教师的课程安排很可能存在问题。它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追求乐趣的需要。教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总爱命令人,非常蛮横;是否没完没了地讲,未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是否总爱品头论足,说消极话;教学方法是否千篇一律等等。这些都是破坏学生兴趣重要原因。教师只有设法使单调无味的教学富于趣味性,满足学生追求乐趣的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满足学生追求乐趣的需要,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的能力适合学习任务的难度。如果一个人总是失败,他就决不会觉得这项运动有趣,因此,应该有意识地促成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2.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这一点很重要,优秀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课程结束了还意电犹未尽。
        3.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如果某些学生在别人积极参与活动时感到无事可做,他们就会感到厌烦。
        4.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长分派任务,这样可使他们有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享受乐趣。
        5.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只有人的自主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任务和负起责任。
        二、巧妙设计,变苦为乐,引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心理会感觉烦躁不安,练起来无精打采,疲倦不堪,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不论教学什么内容,是难学还是易学,是学生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要让学生乐学,那就要在教法上多动脑筋,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练,练中产生兴趣。例如耐久跑教学,由于耐久跑的生理负荷量大,加之动作单调枯燥,练习中有的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完成任务。如果把耐久跑的教学变成游戏与情境相结合的方法,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设计成“去北京参加 2008年奥运会",沿途插上地名牌,每到一个“地方”简要介绍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想知道下一站吗?请继续向……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下,不知不觉跑到了目的地——“北京”。

又如,在练习掷实心球的教学中,在地上画一块九个方格1*x1米的正方形(如图),并标上优、良、及格三个等级,并设
优    良    及格
优    良    及格
优    良    及格

        定下5米、6米、7米等不同远度的起掷点,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分成几个组,并说明:“我们这节课看报投中优的人数最多?"这样学生练起来很积极很有兴趣,学生在快乐的练习中学到了运动知识和技能,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就会主动去学,去探究。所以,作为体育教师要设法创造条件,形成种人人都参 与锻炼和学习的氛国,让学生在锻炼中探究,使学生由“学会”运动技能,到“会学”运动技能,让他们的大脑中拥有终身体育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创设教学中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心态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被充分尊重和信任,得到了充分展现自己、表达自己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机会,无拘无束、羞怯和依赖的心理消除了,就会不怕出错和失败,就会积极探索思考,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培养的是学生,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足时空,让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3、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结合-起,注意营造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不要让学生过多地体验失败,而应使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从而获得运动兴趣。
        四、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我们每个老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个性差外,学生无论在体能技能、个性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看差异,而且是很大的差异。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充分考虑到这点,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才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而不是像以往我们关心的都是少数的尖子学生,忽略了大多数体育一般的学生兴趣和爱好。
        我们现在评价教学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他培养了几个优秀尖子学生好的学生因为天生的因素,由于有成功的感觉,所以他会喜欢体有活动,会坚持体育锻炼。比如说,到了初中高中,不管哪个学校,哪个年级,哪个班,都有一些学生篮球打得很好,有一些学生足球踢得很好,这些学生的技术水平不亚于老师的水平,而且有的还超过了老师的水平,这能全说是体育老师教出来的吗?主要是他们喜欢体育活动,经常进行锻炼,练出来的。而很多不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就不是这样了,这些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畏惧体育运动,如果老师不帮助,他就会越来越不爱参加体育运动,导致各项体能下降。所以,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关注和帮助。我们体育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体育较差的学生上,这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就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和学习的乐趣。以往的体育教学,这些不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体会到的是一种失败 和害怕,不少学生丧失了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远离体育活动。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这一点非常重要, 只有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有一种成功感,学生才会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否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反正不行,不行就会破罐子破摔,不参加体育活动,老师做工作也无济于事。如我们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地进行激励性的口头评价,使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体育学习中受益,至于获多少益,不重要,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只要获益,只要他进步和成长就行。
        总之,当今的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这一理念特别重要。只有教师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点拔学生的思路,才能使学生锻炼好身体,学到体育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让体育成为他们健康生活的基石。这样才能适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