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丽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高级职业中学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在职业高中教育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感。在实际职高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在这一情境下,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兴趣不高,也会影响到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效率。在职高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对此,教师要改变枯燥的传统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学生能力的相关教学措施。
关键词: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美术鉴赏教育在职高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实现全面发展。而美术鉴赏这门学科能够向学生们展示世界的丰富多彩,给予学生较好的学习体验。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感知艺术、感知美好。
一、职高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职高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十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自身需求。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没有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弥补单一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足,最终推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此外,在学生、教师、家长眼中会自觉地将美术鉴赏课程归为副课,认为不需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学习,这些课程是可有可无的。此外,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成果的体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家长、教师为了学生的前途,让学生自动放弃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兴趣,转向于文化课的学习[1]。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对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很多学生在美术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将目光局限于书本知识,并没有将美术鉴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对于美术鉴赏学习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于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一知半解,在鉴赏的过程中选择临摹图片,因此缺乏个人的创造力以及个性,完成的作品质量也不够理想。对于美术鉴赏知识以及流行趋势的重视程度缺乏,也使得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受到限制。
二、职高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职高美术鉴赏课堂上要想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充满信任才能够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实际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信任才能够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构建出和谐、轻松的合作氛围,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这也是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朋友来对待,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爱护,进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提高教学效率[2]。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职高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确保教学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为学生们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接受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美术鉴赏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我们在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们对这一图画不是很熟悉,教师如果直接进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那么学生既不能提起学习兴趣,也不能轻松接受知识。对此,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通过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山水诗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们通过诗歌来了解山水画的意境以及其中的笔墨技巧。
(三)创设教学情景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进行职高美术鉴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美术鉴赏的实操实验涉及较少,容易使得学生对美术鉴赏缺乏直观、形象性的理解。学生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且职高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实际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真实情况来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不断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3]。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基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此找到美的灵感。教师也可以开展美术鉴赏实践活动,通过创设实践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色彩构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多种多样的糖纸并向学生展示,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接着,可以让学生们准备相关的材料,包括颜料笔、橡皮、固体、胶白纸等,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糖纸。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演示的方式,不断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美术鉴赏。
(四)联系生活实际
在职高美术鉴赏色彩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色彩学习的理解能力,帮助教师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留意周围的事物,并将其与美术鉴赏色彩的形式进行展现,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表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学校里种植的花草树木,并且使得他们回想起不同花朵的色彩,帮助学生形成色彩感觉。通过在色彩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不仅仅能够拉近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色彩本质,例如,由绿色学生就可以想到小草,由黑色可以联想到黑板。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降低学生对于色彩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开展问题讨论
在美术鉴赏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不断的互动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微课中所提到的内容,设计问题进行课堂拓展。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布置课外拓展内容,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讨论,并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记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辩论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请教,开展师生互动交流。例如,我们在学习《不同的歌声》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交流,就《伏尔加纤夫》这一作品进行赏析。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人为纤夫生活疾苦,有的学生认为纤夫在苦中作乐,能够展现出较为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两个观点的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辨析。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提高线条和色彩的学习来体会作品中的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以此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平板、手机等终端设备来在线学习美术课程内容。这样,教师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针对学生们在翻转课堂中的薄弱、不理解之处进行针对性讲解。例如,我们在学习相关“冷色与暖色”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好微课资源,并发送给学生们进行预习,让学生对冷色暖色的相关图例有着初步的认识,并配上文字讲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职高美术鉴赏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创设生活化课堂,强化学生的美术鉴赏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季剑平.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1):50.
[2]刘昌林.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8(97):173.
[3]杨文.论职业高中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法[J].北方文学,2017(3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