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水墨趣味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阳泽兰
[导读] 美术是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艺术瑰宝,

        阳泽兰
        衡阳市耒阳市导子镇浔江中学
        摘要:美术是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艺术瑰宝,它不仅形式多样,且类别丰富,能够给予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学习渠道。在美术中,水墨画是独属于我国的并独具特色与魅力的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的教学阶段中,培养学生对于水墨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使其理解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精神文化素养,进一步增强美育水平。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学科;水墨趣味;培养策略
        水墨画相传是起源于唐朝,在宋元时期得到鼎盛发展,之后便从明清开始逐渐兴盛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我国无可替代的艺术宝藏,也是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存在。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由于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已经大大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知识水平,在学习与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同时,伴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也应该对其提出艺术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上的要求,使每个人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自信。水墨画作为我国亮眼的传统文化,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们对于水墨文化的兴趣,为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一、培养学生水墨趣味的教学意义
        水墨画在我国历史文明中源远流长。即使我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时代,具有着极强的科技水平,但水墨艺术这种传统文化依然流淌于我国每一个国民的血液之中,为我国的国民素质持续提供养分。并且,在长久的历史传承中,水墨艺术不仅保留了自身的文化特质,更是为现代素质教育的推动做出了努力。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们对于水墨艺术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
        1.普及笔墨艺术语言
        初中美术学科要围绕何种文化进行展开,不仅是教师实施美术教学的思路与任务,也是作用于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群体而言,美术这门学科不应该是死板且枯燥的,为此美术课本中包含了众多趣味化的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们首先建立对于美术课本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才好展开下一步美术教学工作。而在水墨文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水墨艺术展开教学,就不得不去为学生们普及关于水墨艺术的笔墨艺术语言,让学生们去了解一幅水墨画包含了哪些绘画基本要素,帮助学生们认识浓墨、淡墨、湿墨等水墨画常见的表现形式。还有,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们认识水墨画最经典的作画工具“笔墨纸砚”,让学生们在美术课堂上品析笔墨艺术语言。
        2.提高综合审美情趣
        美术这门课程在初中阶段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学生们能够通过初中美术学科的学习来了解美术文化知识,知道具有代表性的名画与画家,在初期学习中形成基本的审美判断力,并且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去提高自身的视觉享受,掌握关于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所以,初中美术的教学目的总体而言就是要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在美术学习中去培养学生们认识美,感知美,判断美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教师培养学生们对于水墨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趣味化的美术学习课堂来锻炼作画能力,在模仿作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寄情于水墨作品中,学会赏析,体会高尚的审美情操,帮助学生们培养对于中华文明的崇尚之情,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审美情趣。
        二、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展开水墨趣味的培养
        1.设立水墨欣赏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们的兴趣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与改善自身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从而能够顺应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在水墨艺术的培养教学上,教师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带领学生们进行学习。

所以,在教学之初,美术教师要利用教学课堂来为学生们设立专业的水墨作品欣赏课程,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去观赏水墨艺术作品,让学生们发现其中的韵味。并且,我国的水墨画讲究气韵与生动,学生们在进行欣赏时,或许会遇到鉴赏门槛,教师要耐心的在一旁进行指导,适时地为学生们指出知识点。
        在一节完美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将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带领学生们进行课堂学习。并且,在教师为学生们设立了水墨欣赏课堂之后,就要准备丰富的作品素材,挑选能够展示出水墨艺术特征的作品,让学生们进行欣赏。结合课本教材来讲,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到《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借此来让学生们进行水墨艺术的欣赏。以各位名家作为分类,展示出丰富的水墨作品。比如张东林的山水画、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等,都是中国水墨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欣赏作品时去领略水墨艺术的魅力,以此调动学生们的兴趣,熏陶高品质的审美情趣。
        2.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笔墨能力
        美术的学习离不开鉴赏与动手。在初中美术的课堂上,要围绕水墨艺术为内容进行展开,在带领学生们欣赏完水墨作品后就要引导学生们开始进行课堂实践,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来绘制水墨作品,在模仿与绘画的过程中感受水墨的文化力量。并且,水墨画的精髓便在于绘画者的笔墨技巧,如何用一支毛笔来勾勒出韵味十足的景色,是学生们应该学习的地方。水墨画在最初只有单纯的水与墨,黑与白,看似简单的搭配却暗藏着耐人寻味的运笔技巧。并且,在水墨画的笔法学习上,有着平、圆、留、重、变五法,而墨法也有浓、淡、破、泼、渍等,单单一副黑白水墨画,却需要精巧的技艺来展现。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进行水墨画的学习,为学生们准备笔墨纸砚,给予学生可发挥的空间。学生们要掌握如何用水与墨来调控墨色的变化,在干与湿两者间做出合适的选择进行作画,用不同的墨色来描绘学生们心中的景色。当然,水墨画的学习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课堂上教师也不能要求学生们一定能画出不错的作品,只是要学生们能够在作画实践中去练习笔墨技巧,能够完成一幅自己想要的画作就足够。而作画实践的目的是要学生们能够在一笔一墨之前去体味水墨艺术的高雅,在作画中描摹自身的心性,感受水墨艺术带来的力量,形成修身养性的意识。
        3.利用游戏化教学,掌握丰富文化知识
        水墨艺术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精华,也包含着我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思想。无论是恬淡致远还是豪放遒劲,无一不体现着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特征。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们而言,水墨艺术因其艺术性与文化性,会让学生们觉得寡淡无聊。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利用游戏化教学,去为学生们创设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其中,感受水墨文化所透露出的文化意蕴。?
        在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时,教师也要注意力度与分寸,让学生们能够融情于教学情境的同时来走进水墨艺术的世界。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们收集水墨艺术的资料与信息,寻找有关历史名家与其代表作背后的故事。到了课堂上,教师就以水墨名家与水墨作品为内容,与学生们进行问答游戏,通过这样的模式来促进学生们对于水墨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们掌握更多更丰富的水墨文化知识,开拓学生们对于水墨趣味的培养途径,进一步的巩固学生们的美术学习水平,帮助学生们提高个人的艺术审美情趣。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开展对于水墨趣味的培养课程,有助于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让学生们能够在浮躁的青春期阶段通过水墨趣味的培养来修身养性,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千珍. 试论初中美术教学中水墨趣味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版), 2018, 000(004):197.
        [2]于学萍.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水墨趣味的培养[J]. 中华少年, 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