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柱
贵州黔西南州赛文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普及,国内在教育方面越发倾向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师明确了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物理科学思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最后探讨核心素养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科学思维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科学思维
物理是一门很重视实践和探索的学科,只有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做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但是物理与其他学科相比的确是更具抽象性和复杂性。在核心素养下,物理教师除了肩负传授知识的重任,更要重视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而且还能通过科学思维进行知识外化转内化的过程,实现物理知识真正的内化。所以,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值得研究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一、物理科学思维概念
其实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素养,而物理科学思维主要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能力以及学生自学物理和应用物理的能力。现在的教育形式下很注重各科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特别是物理教师需要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已然成为当前物理教师教学任务的重点问题。科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很重要的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物理教师如果想要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首先物理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下其实就是指在国家倡导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自己讲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除此以外,物理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改进,要让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现阶段下的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同时也培养了探索精神,这样学生以后就可以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自己解决问题了,教师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说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思维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学生们理解物理知识后却不能运用物理知识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学到了新知识,并且在物理课堂上对知识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完成的很好,但是在物理实验的时候,学生们完全运用不了这些知识去进行探索与创新,学生们只是简单的把所学的知识归结成为了公式,以至于在生活中不能去运用这些公式。物理绝不是会背会写几个公式就可以了,学生们把对于物理的学习只是定位于考试,然后买了大量的书籍每天刷题,每天都在不断的背公式,长此以往,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但是完全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完全没有得到培养。另外,在课堂中,教师占有更大的主导权和决定权,所以导致现在的学生都是完全跟着教师的引导走,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完全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学生习惯于听老师的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事情,以至于不敢质疑老师,不敢质疑学科理论,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去进行创新,而是满足于现状,过度依赖于教师,这是学生方面的问题。教师方面的问题是,虽然现在很多教师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慢慢的开始探索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但是因为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导致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教师还是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以成绩评判学生,这个违背了现阶段倡导的核心素养,除此以外,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过于干扰学生的实验过程,虽然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但是也需要一个度,很多教师为节省上课的时间,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引导,直接就告诉学生实验的步骤,学生只能够机械的跟着教师的步骤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发挥学生应用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很不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只是在一味的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甚至大多数实验教学,学生都没有进行动手操作,光看教师做实验,演示了一遍,一节课就结束了,这些问题都是当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短板。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新教师,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很好的掌握课堂,无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综上所述,教师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还是任重道远,难以有效开展,其中老师和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要怎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还是值得研究探讨的。
三、核心素养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科学思维培养策略
1.突破传统模式,创设情景教学
为什么要突破传统模式呢?因为传统模式的教育对学生和教师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去突破就根本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只有改变了现在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去进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上面已经讲述过了,物理知识是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学生普遍对物理知识难以理解,存在着学习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光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进行创设情境,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的看见实验是怎么进行的,当然,这里说的是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演示实验,并不是说在实验室的时候也这样做。例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解“瞬时速度”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本节课需要的道具,进行创设情景,在讲解瞬时速度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准备的木块为学生演示小木块从长木块上滑下的过程,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现在木块是不是在做匀速运动吗?”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演示实验,然后教师再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然教师要想办法吸引所有学生的眼球,这样才可以达到教学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很容易让学生们进入学习的状态,还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的理解今天这节课所讲授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实验探究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合作探究教学
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首先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合作探究的时候需要注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实验时,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实验探究,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在小组里面自由探讨,互相帮助,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向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带动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进行物理实验,这样就逐渐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够加快物理实验的完成,从而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为自己以后更好地进行物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物理实验,学生不仅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自主合作和探究意识以及物理科学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双伟,马朝华.物理实验教学及科学思维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学物理,2020,38(17):28-30.
[2]刘存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新课程(下),2019(10):203.
[3]刘洋.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思维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