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郧西一中 湖北省十堰市 442600
摘要:文言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很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阅读速度十分缓慢,并且对于文本的基本内容难以有具体了解。同时,学生的思维比较保守,对于文本的艺术特色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另外,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化常识,对文本的思想内涵难以深入挖掘。对此,本文就主要谈一谈如何通过详细讲解文言字词、生动感受文本画面、准确定义艺术特色、文化拓展深入认识思想内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深度。
关键词:文言文 深度 阅读 方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言文阅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提高文言文题目的作答成绩,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能力。而进行深入的文言文学习,首先需要对文言字词的含义进行深入理解;其次,需要对文本中的情景进行生动感受;同时,还需要运用标准的文学术语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具体的鉴赏;另外还需要结合文化常识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高中文言文深度阅读的有效方法。
一、详解字词,有效提升阅读效率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普遍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很多的自己不够理解的文言字词,产生阅读的障碍,进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可以从文言字词入手,结合《说文解字》等文字学研究专著对文言字词的含义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文言字词学习,不断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言字词学习。比如,在阅读“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文中的‘夙’为什么有早的意思呢?”在学生疑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文解字》中关于“夙”的解释,从而了解到夙是早上起床后向天地祖先作敬拜的意思,从而从词义引申的角度对“夙”的含义进行深入理解。又比如,对于“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的“志”,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志’都有哪些意思呢?”对此,教师可以引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首先让学生了解到“志”的原本意思是内心的意愿。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胸怀壮志、志怪等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志”还有志向、记录等含义。同时,对于本句中的“行”字,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本句中‘行’为什么有‘将要’的意思呢?”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让学生了解到“行”原本是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的意思。之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人们开始奔跑了,是不是就离目的地不远了?”学生由此能够深入理解“行”所具有的“将要”的含义。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文言字词的含义,消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二、结合想象,生动理解整体内容
文言文普遍具有语言优美典雅的特点。能够营造出丰富的画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对文本各个段落中的情景进行生动的感受,以此让学生对文本的整体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画面,辅助学生展开想象。
例如,在学习《逍遥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画面进行生动感受。比如,对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一部分,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能不能想象出大鹏的样子呢?”学生能够抓住大鹏身形庞大的特点,在脑海中构想出大鹏展翅高飞,身影遮蔽天地的雄壮场景,产生畅快豁达的心理感受。
又比如,在阅读“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等部分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蜩与学鸠飞翔的场景是怎样的呢?”学生能够想象到身形瘦小的蜩和学鸠在低空中短暂飞翔,又在草地上快速奔跑,四处觅食的场景。从而进一步从侧面体会到大鹏身形的庞大。又比如,对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森林中雾气笼罩、形成各种形状的图片和视频,学生能够生动体会到作者所营造的奇幻场景。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中的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具体的了解,不断增强对文本的记忆能力。
三、运用术语,准确鉴赏艺术特色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精华。很多作品在写作上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能够形成独特的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相应的文学术语,让学生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全面而具体的赏析,从而开拓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视野,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文言文阅读。
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比如,对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两句,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呢?”首先,学生能够从句式特点中直观地发现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其次,学生能够发现这两句介绍的是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因而属于说明的表达方式。又比如,在阅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呢?”学生能够发现这两句是对滕王阁傍晚景色的展现,因而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其次,学生能够发现上句描写的场景具有动感,而下句描写的场景充满宁静气息,因而能够理解本句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具体的赏析,不断提高对文言文艺术性的认识能力,获得丰富的阅读趣味。
四、文化拓展,深刻理解思想内涵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文本经常运用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来进行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学生由于知识素养的不足难以具备从文化传统中解读文本内涵的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文化拓展的工作,要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相关事物的文化特点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理解的深度。
例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 并序》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化拓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大家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归隐田园而不做官呢?”之后,教师可以对东晋时期黑暗腐败的社会状况进行具体的讲解以及对作者清高自守的性格进行讲述,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写作的缘由。之后,教师可以对文本中的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对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作者为什么要对松和菊进行描写呢?”在学生思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梅、兰、菊、竹花中四君子的文化传统以及松柏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的坚贞不屈精神,学生能够由此体会到作者安贫乐道、高尚不屈的精神追求。同样,对于“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两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酒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意义进行了解,让学生体会作者潇洒豁达的精神追求。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结合丰富的文化常识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不断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深度。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深度教学关系到多个方面。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思维,从多种角度进行深入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从文言字词、文本画面、艺术特色、文化传统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学习与感受,不断增强学生的文言文深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真.浅谈高中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05):195.
[2]易晖文. “文本细读”与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3]赵政.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J].文学教育(下),2014(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