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国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芙蓉学校(初中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初中教育阶段中普及范围的扩大和发展程度的加深,我国当下初中教育阶段中的教学工作不再仅限于对初中生成绩提高的培养教学上,而是将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从提高学习成绩转移到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上面。尤其是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当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时,才能真正实现在生活中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制度的分析,以及初中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对如何在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通过对当下我国教育阶段中实际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下我国初中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基于此,我们作为一线教学老师,就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而通过学生们的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应用,提高初中学生们的整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接下来,笔者就将从自身教学经验的角度出发,对其教学策略做出简要的分析。
一、课堂实践教学内容要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主
对于当今时代中的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实际需求要求和学习目标设定,基于此,我们就要从当下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发展现状入手,找到他们切实需要的内容,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普遍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从而以此作为参考标准,建立自己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还对法律常识有着较强的学习需求,希望能够在掌握大量基础法律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捍卫自身的权益等等。基于此,我们就要在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中融入能够对学生自身成长发展起到直接作用的知识点,例如,当我们讲到“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课时,就可以向学生提问确定学生们在该课中的关注点在哪里,有的学生会对我们常常提到的“义务教育”感兴趣,而有的同学则会对类似“居委会”的相关部门感兴趣,这些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当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可以从学生身边的行政部门或法治部门讲起,逐渐向他们讲述我国的法治体系包含的内容、法治社会运行的规则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们既能在趣味学习中与老师通力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在了解法治、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身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学内容密不可分,并且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是能够发挥德育教育效果的最佳理想场地。因此,在展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我们还可以引入与道德、法律相关的实践活动,像,法律讲座、现实题材的话剧等等,通过这些能够直接联系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能够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法治法律的效用。具体来说,当我们讲到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时候,就可以以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小故事为主主题,排演小型话剧,这样学生既能通过亲自参与排、演、导的过程深入理解孔子和学生之间对话的含义,又能通过这些小故事敲响学生自身心中的警钟,对哪些事物是符合行为规范的,哪些是不符合行为规范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三、发挥课前准备功能提高课堂引导教学的效率
由于受到中考压力的限制,大多数的中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时往往采用背诵记忆的方式,尽管通过考试成绩和学习进度来看,他们掌握了大量的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但实际上,不仅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氛围也较为沉重。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任课老师在充分调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好奇心,进而通过对这些鲜明例子的记忆,提高对相关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到“中华一家亲”之“维护祖国统一”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近期外交部发言人的一些相关言论,一方面学生们可以通过结合时事新闻了解祖国统一大业,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坚定的眼神和立场坚定自身对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中全面践行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当下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现状出现了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基于此,需要我们一线教学老师在联动学校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而在满足学生对教育教学需求的同时渗透对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教学,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实现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即在提高初中生道德素养的基础上促进他们道德观的养成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以上仅是笔者从初中教育教学理念的角度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做出的简要分析,实际上如果能够全面考虑到初中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其教学策略并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基于此,对于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道德与发展课堂有效性提高的教学策略,仍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做出相应的探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白沈忆.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方法[J].神州,2020,(29):247.
[2]马金龙.新课改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研究[J].人文之友,2020,(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