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区域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振念
[导读]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区,是甘肃东部的一个地级市

        陈振念
        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局   744000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区,是甘肃东部的一个地级市,辖5县、1市、1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01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中职学校11所,普通高中29所,初中135所,小学734所,幼儿园886所,另有农村教学点301个。疫情发生以来,平凉市积极响应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号召,全面叫停所有线下教学活动,整体推进中小学线上教学,有效保障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将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后疫情时代,教育按下了变革的加速键。改进线上教学方式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然场景。笔者在全面介绍平凉市在线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出了思考。
        一、疫情期间区域中小学线上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 教育公平问题。在线教学如果缺乏区域统筹部署,任由学校各自为阵开展线上教学,极易加大校际教育差距和城乡教育差距,让延长假期成为教育质量的“分水岭”。如果学校不充分考虑学生家庭条件等差异,任由学生自选平台资源进行学习,必然导致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和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在教学中掉队,甚至会出现新的厌学辍学现象,成为控辍保学的新难题。疫情期间要统筹推进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家庭条件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让线上教学覆盖到每一名学生?
        2. 教学方式问题。线上教学应该以学生自学网络教育资源为主,还是以教师直播授课为主?师生是否具备直播教学所需终端设备?短时间内如何提高教师直播教学和在线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如何选择或建设适合本地教育实际的网络教学平台?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作业批改、家校联系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质量监测与延伸服务问题。如何针对线上教学开展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即时掌控线上教学情况、指导调整教学策略?后疫情时代,随着中小学全面开学复课,还需不需要开展线上教学?怎样开展线上教学?如何处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关系?
        二、疫情期间平凉市推进区域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实践经验
        1.坚持公平性原则,提供多样化资源供给,保障不同条件学生居家学习。 疫情发生后,平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线上教学辅导工作,联合多家在线教育企业,免费为全市广大学生开通10多个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师直播教学通道,其中,资源平台有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升学e网通”等平台;直播平台有“钉钉”平台、“平凉希沃云课堂”、“平凉AVA网络云课堂”“腾讯教育”“小鱼易连”等;电视资源有中国教育电视台及移动、电信、广电网络电视名师教学视频。多样化的平台和资源,满足了不同家庭条件学生的居家学习需求。
        2.坚持统筹性原则,统一搭建平台,为线上教学提供基础保障。经过线上教学实践和对师生需求分析,平凉市快速建成“钉钉智慧教育”系统,全市1870多所学校和市县乡三级教育管理部门完成组织认证和架构搭建,37.9万名学生、2.7万名教师完成注注册。

集中开展教师线上应用培训1.2万人次,从班级圈的创建、直播教学的方法、家校本的应用、作业布置、提交与批改、学生打卡签到、课件的选择和编辑等应用模块进行培训,40万师生通过“钉钉”班级群在线教学,将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坚持分类施策原则,调研了解实情,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回收调查表102557份,从学生在线学习条件、资源应用情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时间等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有 97818人,占95.38%,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有4739人,占比4.62%;要求教师直播讲课的有90400人,占比88.15%。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有89624人,占87.29%。全面掌握了线上教学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推进会,认真总结分析在线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各学段线上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保障教学质量的问题?      
        4.坚持扶贫兜底原则,开展“流量”助学活动,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线上教学不掉队。针对部分师生反映农村偏远地区信号弱、贫困家庭用网支出费用高、教师线上教学存储空间不足等问题,组织开展宽带网络助教助学活动,协调平凉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电信企业,对2432名建档立卡户家庭困难学生免费赠送上网流量,免费接入宽带网络,向560多所学校免费开通教育云盘,保障了不同群体学生线上学习需求。
        三、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发展策略
        1.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试点工作。在平凉一中、华亭市马峡学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试点工作,探索城乡学校线上教学的常态化应用机制。引导教师针对学生薄弱知识点和重难点录制微课、优课视频,通过“平凉市钉钉智慧教育”平台班级圈或云课堂进行共享,以班级为主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实现课堂翻转,提高线下教学质量。
        2.强化网络教研建设“名师课堂”。协同教育科研部门分学段建立“钉钉”教研群,通过直播与共享功能,不定期分享线上教学案例,邀请专家进行视频讲座,开展联合教研和协同备课,提高广大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建设“名师课堂” ,抽组全市骨干教师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进行专题授课,向全市学生免费提供课后辅导服务,遏制校外培训“野蛮生长”,促进城乡学生教育公平。
        3.指导学校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指导教师结合线上作业反馈、在线测试情况,做好统计分析,制定学科教学衔接方案,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全面解决因受线上学习条件限制、线上教学参与度低而造成个别学生出现“夹生饭”问题,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放缓新课教学步伐,实施分层教学,拟定个性化辅导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培优转困,集中补漏,弥补差异。掌握学校开学教学衔接状况、发现典型、及时推广。
        4.建立教研督导和质量监测机制。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引导教研、督导人员进入班级群,进行网络直播课堂的随堂听课,对线上教学的课堂准备、教学资料、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作业布置、学习效果等进行监测和评价。指导各学校加强线上教学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认真制定后期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措施,制定各学科教学的衔接方案,全面巩固线上教学效果。
        今后,我们要在认真总结前期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优化策略,推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逐渐形成未来教育的常态化模式,确立当地智慧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13830379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