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认识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   作者: 赖才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与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赖才
        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与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班主任作为各个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者,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去改革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呢?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班主任;高中生;管理;班级
        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面对高考压力,学生们的压力很大,部分学校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学校升学率,自然会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发展有所忽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发挥好自己立德树人的使命,引领中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一、真爱学生,呵护学生的成长
        教育离不开一个“爱”,班主任以“爱”为核心,要真心爱护学生,才能够真正胜任好这份工作,才能够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为一个幼小的心灵提供成长的沃土,让一颗颗小树苗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班主任,不仅仅是学生们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要像导师、慈母、朋友一样,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课下主动与学生们交谈,在课外活动中与学生们一起参与,要利用一切的机会和场合实施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深入到学生中去,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我相信,在这样每日的积累和交流之下,教师一定可以走进孩子心灵,用自己的爱心、精心、耐心、细心、恒心呵护学生们的成长,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空间。
        对于学生们的爱也体现在了一点一点的小事情之中。例如,青春期的学生特别是男生脾气比较火爆,性格叛逆,很容易因为冲动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我的班上有一个男生心情暴躁、老是因为一点点小矛盾就和别人打架。有一次,他因为一点小矛盾和自己的同桌吵了起来,还影响到了老师的正常上课。这个时候,单纯的说教显然没有什么好效果。为了真正让他成长,让他从内心明白“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暴力无法解决问题”的道理,我为他讲了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通过我的切身经历,他明白了超级对于两个人的伤害是多么深,这样不仅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自己失去一个朋友。我们两个的心扉互相打开,一起聊天,他也告诉了这次争端发生的前后经过、自己的想法,我换位思考表示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他的解决方式争吵乃至大家表示不赞同,还为他之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出谋划策,慢慢地我发现他不再那么冲动了,班级的人际关系好了很多。这样的成果显然很令我高兴,我知道我的教育方法很对,他认同了我的教育,也认同了我的人。
        沟通重要的一个教育方法,我们要利用一切的机会去主动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一些真切的问候和关怀,努力耐心地解决他们的担忧和疑虑,主动在在班级之中营造一股“为集体争荣誉光荣”,“互帮互助”的氛围,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样充满爱的班集体中成。
        二、创新方法,提高教育的效果
        在做学生工作时,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讲究方法。特别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更是这样,班级是学生们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重要载体,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影响到他们。我们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够为学生们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相反,若是成长在一个自私自利、消极被动的班级氛围下,学生们难免出现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艺术,提高我们的教育效果。


        例如,以教育实践活动代替纯粹的理论说教,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我们的教育效果。为了教育学生们去主动帮助他人、弘扬传统美德,我们可以在每年的三月份组织学生们参与“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在活动之中加强对高中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激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可以在建军节国庆节期间,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活动,组织班级的学生参与。参观的爱国基地要离学校比较近,教育的内容要注意思想性和艺术性,最好可以结合一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组织参观、瞻仰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懂得道德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素养。
        除了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班会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载体,选择好教育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工作。如开展“我是文明中学生”的班会活动,请学生们主动去说一说班级、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由此让学生们从内心认识到“现在的社会科技不断的发展,可是一些学生的文明意识却开始不断的减少”的现象,从而去激发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们以身作则,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现代中学生。可见,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讲究方法,才能取得效果。
        三、家校合作,提升教育的合力
        家庭是学生们的第一教育场所,作为一名班主任也要注重与家庭教育相配合,一起合作,才能够走进学生心灵,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促进家庭、学校的密切合作与相互支持,从而推动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已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时代发展条件下,班主任要注重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打造良好的空间。
        家校之间要建立良性的联动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关键。沟通是一门艺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首先要真诚,其次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我认为,在家校工作之中,班主任需要做好三点:第一,做好准备工作。每次与家长交流,无论是电话还是面谈,都应该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细,谈话所达到的效果就越明显。作为一名班主任,开学之初我们就要通过各种发生去摸清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学生性格、学习成绩等,这些情况都会有助于班主任之后的一系列家校工作,帮助班主任去揣摩家长的性格,从以往的交谈记录来分析家长的态度。只有做好了这一准备工作,我们还能够分清主次、有步骤地制定谈话策略,在照顾到家长的感受。第二,先求同,再求异。我们与家长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动孩子们的成长。所以,若是要赢得家长的认同,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要先与家长取得共识,我们双方都要能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敞开心扉地交流。家长提出一个观点,无论对错我们不能马上就去驳斥,也不能只是自己说不让家长说,我们必须注重倾听,随后委婉指出其中的不足,肯定家长的正确观点,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第三,多肯定,多鼓励,少告状。作为老师,应该多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去加以放大,并及时告知家长,夸一夸家长,那么家长会感觉到欣慰,也会对老师的工作更加配合。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注重方法的不断创新,我们要真爱学生,呵护学生的成长;也要创新方法,提高教育的效果,更要加强家校合作,提升教育的合力,让学生在有爱的班集体之中不断进步,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62-63.
        [2]张迪.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45-46.
        [3]张聪,于伟.高中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及其限度——责任伦理的视角[J].基础教育,2014,11(06):63-68+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