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时事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刘寿宽
[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新课改逐渐深入,很多学校越发重视时事教学
        刘寿宽
        湖北省利川市思源实验学校4454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新课改逐渐深入,很多学校越发重视时事教学。通过时事教学能够促使初中生对时事政治进行深入了解,这是初中时期政治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数中学都开始重视同时不断进行实践应用,注重训练初中生记忆能力,促使其更好的学习其他知识。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开展时事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时事教学
        
        前言:为了培养初中生政治素养,着重发展初中生能力,初中教师在开展德法教学期间,需适当引入一些时事内容,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主动学习以及探索,调动初中生学习热情,促使其对国内形势以及国际形势加以全面了解,帮助其树立起正确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而为其日后学习奠定一个坚实基础。所以,对开展时事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开展时事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及延伸,增长初中生的见闻
        德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引入一些时事内容,有助于消除以往教学模式具有的弊端,为初中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学习以及理解的情境。课堂之上,教师可在内容讲解期间补充一些时事内容,这样有助于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自信。以往的德法教学形式太过单一,而且内容非常乏味枯燥,初中生很难集中精力,无法全身心的参与其中。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时事内容,对一些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解读以及分析,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极易调动初中生学习热情,引起其情感共鸣,并且增长其见闻。
        (二)提高初中生的能动性,增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实际教学期间,德法教师引入一些时事内容,不同于以往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调动其能动性。课堂之上,德法教师结合具体内容引入相应时事内容,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分析,对相应知识进行掌握,可以给初中生带来一些新鲜感受,促使其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三)转变教师角色,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过去教学当中,多数教师都处在主体地位,初中生只能被动听讲,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但通过开展时事教学,德法教师可以转变自身角色,突出初中生具有的主体地位,和初中生进行有效互动交流,一同对问题进行讨论以及解决,进而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二、开展时事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把教内容和时学事政治进行结合
        在初中时期,德法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道德意识加以培养,着重提升其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起正确三观。

为此,实际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需协调教材内容和时事政治间的关系,把时事政治当作切入点,把相关理论当作相应的教学依据,从而展开时事教学。所以,德法教师可借多媒体创设充满趣味的课堂情境,播放时事内容,借此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例如,开展“法律护我成长”教学期间,德法教师可设计一些花哨的PPT样式,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之后运用音频、视频与图片文件详细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时通过视频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具体演变以及改进过程,逐渐加深初中生的理解。之后,德法教师可收集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关新闻,促使初中生对相关法律内容进行了解。课堂之上,德法教师可把初中生爱好与个人兴趣当作依据筛选时事新闻,并且对时事新闻具有的实用性与生活化加以重视,同时引入一些时事素材。如此一来,才可促使时事教学的实际效率不断提高。
        (二)组织初中生进行时事点评
        在多数的时事政治有关事件当中,除了涉及单一理论之外,还涉及一些文化、经济及政治内容,很多初中生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面对复杂内容之时,初中生无法进行深入理解,只能接受一些片面信息,无法对事实真相和事件背后的规律进行掌握。为此,德法教师需定期组织初中生讨论一些时事热点问题,教师可亲自参与其中,与初中生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让初中生独立思考,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德法教师还需在讨论期间尊重所有初中生发言权,对于观点稍有偏颇的初中生,教师同样需给予肯定,调动其学习欲望,提升其学习自信,之后针对其错误部分,按照科学、合理并且正确的理论加以修正。只有这样,才可建立良好点评环境。
        (三)激发初中生时事政治的参与兴趣
        若想在初中时期德法课堂之上开展时事教学,教师需着重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促使其对于时事政治一直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借助初中生兴趣,促使其长时间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从而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例如,德法教师可在课堂之上设置“实时播报”这个环节,让初中生在课前准备一段近期的时事新闻,之后在讲台之上对这些事件进行讲述,结合时事评论这个环节,引导初中生对事件发表自身看法。如此一来,除了能够促使初中生对时事新闻进行主动了解之外,同时还能促使其对所学内容展开有效预习,从而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初中生在讲台之上进行讲演期间,可以丰富其课堂学习体验,帮助其树立起学习自信,促使其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结论:综上可知,在初中阶段德法教学期间融入一些时事内容,可以高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不仅可以丰富初中生人文科学有关知识,而且还能促使其低道德和社会有关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及延伸,增长初中生的见闻,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能动性,增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学期间,德法教师需把教内容和时学事政治进行结合,组织初中生进行时事点评,同时激发初中生时事政治的参与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初中生政治素养,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志浩.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时事资源运用——以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20(11):38-41.
        [2]仙志勇.西部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2.
        [3]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4-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