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顾笛
[导读] 随着课程课改的深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顾笛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  安徽  淮南 232000
        摘要:随着课程课改的深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以以视频为载体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方法,有效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活动。本文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引入微课辅助教学的意义,提出了高中生物微课制作的核心要点,并创新提出如何将微课辅助教学应用到课前预习、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后复习环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高效;创新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移动终端已成为人民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部也多次强调中学教学要有效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具有多元化、具象化、趣味性、知识性的特点。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发挥微课辅助教学的优势,合理将微课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挖掘海量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方法。
        一、引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新时代高中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对单一枯燥的事物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中生物知识较为抽象,尤其像细胞的结构、增殖与分化、遗传信息的表达、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具象化的表达,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说教,学生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就可以很好的发挥信息化优势,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微课以信息化资源为依托,可以将海量的网络资源整合,全面具象化的展示课程知识点。在课程预习、导入环节引入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点有个框架上的认识。在重难点和复习环节,微课具象化、多元化的特点就可以很好发挥,以中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高中生物微课制作的要点
        (一)知识内容的选择
        微课的组成核心是课例片段,一般要求在5-8分钟的视频内容。那么教师在微课片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重视,要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十分熟悉,尤其要突出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片段式内容,在预习和导入环节选择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内容要进行具象化的制作,动态化、趣味性、直观性的展示给学生。教师就要灵活的选择微课内容,合理的进行微课辅助教学。
        (二)制作方式的选择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那么制作核心就是要拍摄视频。软件选择可以进行主流的视频制作软件,在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后,可以进行预拍摄模拟,最后进行剪辑。也可以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选取优质课、名师课程等进行剪辑制作,融入自己的课程特点,进行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制作。
        三、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微课是课例片段教学,也称碎片化教学。那么微课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主要作为辅助性教学方式。那么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创新的应用微课辅助教学就十分必要。


        (一)课程预习应用微课、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课堂预习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对课程预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尤其高中生物的很多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如:染色体分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代谢、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都很难理解,很难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那么通过微课的制作,引入生活中具体的实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以视频动态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在预习环节的自主性和启发性,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预热铺垫。
        (二)课程导入应用微课、激发学生知识求知欲
        课程导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好的课程导入应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特点。微课就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思考。例如通过播放生命的起源、物种的起源等视频,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思考。微课在课程导入的合理应用,就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课堂教学应用微课、突破教学知识重难点
        高中生物内容的抽象,尤其在重难点知识点,通过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具体化的展示给学生,学生理解困难,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如细胞结构、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将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特点具体展示给学生。而通过微课的制作,可以实验性的将细胞吸收物质选择性展示出来,从而引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质膜的结构,通过质膜流动镶嵌模型动态化展示给学生,突破课程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课后复习应用微课、高效内化课程知识点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课后及时复习是对课堂内容的加深理解与思考。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上学生通过记笔记,课后通过对笔记、辅导书、教材整合复习,这种复习模式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点,但是不能呈现知识的原理。尤其对于学习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很难及时复习,复习效果差。而教师可以将课堂知识点,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微课及时巩固复习课堂重点。通过课例片段的视频,让学生自主选择微课视频、笔记、教材、辅导书等联合复习,将知识点内化于心。
        四、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这种以视频为载体,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合理的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的预习、导入、重难点、复习等环节,已是当前高中生物高效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创新微课辅助教学,挖掘网络教育资源,将高中生物知识点系统化、具象化的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考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焦淑红,贺旭梅.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通过微课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探索[J].高考,2019(26):44.
        [2]郭进.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 267-268.
        [3]李凤屏.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1):11.
        
        
        作者简介:顾笛(1991.09—),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