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伟 杨素华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55100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微课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凭借“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了诸多教师与学生的青睐。作为高中阶段学习难度较高的主要学科之一,数学教学如何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资源互相融合,是诸多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难题。微课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关于其如何制作与应用的课题就非常值得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数学;微课程
自互联网技术出现以来,其对于全球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所拥有的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十分符合现阶段人们的共同需求,因此互联网已经逐步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对教育革命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加享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高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各种红利,教师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及互联网+背景下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研究。
一、“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材特点
1、关注生活,贴近现实
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材注重通过案例考查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情景,从而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思想。与此同时,新时期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还十分注重对社会生活与实际情景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将其汇总成为抽象理论问题。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2、教材开放性更强,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在学科特点与学科知识的支撑下体现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学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相较于之前的教学材料,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材的实践性更强。这样的编写方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实践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形式的安排上不能仅限于教材,适当的拓展与开放性教学更能够增强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就很有必要。
二、“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制作
1、微课制作的要求
(1)教师本人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微课程的制作势必需要教师对相关计算机软件,特别是对文本、图像、声音等进行处理的软件等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并能够掌握其使用方法。从艺术作品的角度上看微课程的制作,该过程无疑是艺术创新与艺术创造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微课程制作的PS软件等有足够详细的了解,才能够不断拓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除此以外,教师本人应正视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这同样对教师本人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要求。
(2)将高中数学教材与高中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
微课程制作技术的掌握是为了给学生呈现足够精美的画面,使抽象的知识点更加生动具体,终极目标始终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理清数学学习的基本思路。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素材的选取、微课件内容的制作与微视频的剪辑方面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结合起来,既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各种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大程度上体现微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
2、微课制作的具体方法
就微课程的制作而言,若学校内部有在专门进行微课录制的教师或专业的剪辑团队等是非常好的,但这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微课程制作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个人完成。首先,在微课内容的选择方面,需要教师对高中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挖掘,通过适当加工与整理将其汇总成为PPT制作、Flash课件制作的基本素材,之后利用爱剪辑等后期处理软件进行片段的拼接与特效的添加等,将微课程的基本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其次,教师可利用摄像机、手机等设备进行外部拍摄,最终利用后期处理软进行渲染与优化。关于微课程的合成,笔者认为录屏软件、后期处理软件与PPT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简单,适合大众教师的接受范围。
三、“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1、微课程教学应首先解决认识偏差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等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并不能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本就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很多教师不敢随意对教学方式进行变动,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较小。另外,部分教师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各项号召,将高中数学教学与微课程融为一体,但更多的关注技术的应用,对于实用价值的展现关注度较低。基于此,教师应对微课程信息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可适当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讲座或论坛等活动,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促进其教学观念的转变。
2、丰富教学资源,构建个人展示平台
个人微课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是微课程制作的关键。就目前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状况而言,很多教师将个人教学资料保存于教学电脑上,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储存,一方面方便课上与课下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也为后期教学的使用及在线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百度网盘与微云等就是不错的选择。
在课程教学资源的储存落实以后,教师可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对个人微课学习网或自己建立的教学资源库进行分享与推广,一方面吸将其先进的教学经验推广出去,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多校教师的共同交流,为教师教学经验的持续提升提供了路径。
3、充分发挥第三方软件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可并使用微课程。部分教师采用微课网、慕课等方式开展微课教学,也有部分教师通过微讲台等专用平台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跟踪,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方面还可以开发属于本校的专用微课教学软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更加开放。尽管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但作为教师应更加关注微课程教学本身的优势与实用价值,使其更好地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文俊.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20(31):41-42.
[2]梁丽梅.高中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J].高考,2020(15):179.
[3]王小梅.微课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及应用方法[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9(09):45-46.
[4]陈军生.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开发应用[J].考试周刊,2019(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