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新时代“五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崔卉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崔卉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        7305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注重把握“五育”教育,实现“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方向的转变,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本文结合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注重提升育人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及素养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时代;五育教育

        前言: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变革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注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发展。在新时代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对“五育”概念及内涵做好把握,创新教学理念,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把握,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引导作用,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并使学生形成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一、新时代“五育”教学的新发展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方向发展,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五育融合视角下,对传统的五育并举内容进行了革新,注重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的教学目标。“五育”融合,强调了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五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联系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注重突出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由浅层学习向深层次学习转变,对学科知识、内涵进行学习及思考,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的发展,其突出了时代教育的需要[1]。
        其次,五育融合发展,结合了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的转变,使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方向转变。这一过程中,实现智力教育与德育教育、劳动教育等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的能力及素养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最后,在五育融合视角下,新的教育体系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进行转变和创新,能够结合时代形势变化,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更加深入地进行知识探究及思考,使学生的能力及素养得到深入发展,满足学生教育需要的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
二、五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课堂教学中融合新时代“五育”教育工作,要求教师立足于时代发展形势,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思考,促进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五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
(一)以理念创新先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新形势下,五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教师对“五育”的概念及内涵进行把握,使五育理念与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产生更加积极、正向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五育”的内涵予以了解,加强课堂教学与“五育”内容的融合,突出全面育人的发展理念[3]。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联系“五育”的内容及内涵来看,注重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学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即智力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性,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教育、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突出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实现对知识内容、内涵的理解,并借助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突出五育与学科教学的关联,促进方法创新
        课堂教学中融合新时代“五育”教育,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能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实现知识的内化[4]。五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建构起五育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一过程中,联系五育的内容来看,要注重对德育、智育、美育之间的关联性做好把握,以“五育”融合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目标。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联系五育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内容,实现素质教育的综合、融合发展。这一过程中,联系课程教育的内容及特色,注重对教育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做好协调发展,突出整体功能及作用地发挥。通过以德育教育定方向,以体育、美育教育强化身体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并联系劳动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及进步。通过五育融合发展,从全面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起到积极、正向的影响,使课堂教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创新五育融合发展机制,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五育”教育理念,要注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强调了知识教学,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5]。为了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联系五育的内容及内涵来看,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消化,实现知识内化目标,从而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在五育理念下,教师要联系理论教学内容,把握知识教育的关键点,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思考,对理论知识的内容及内涵进行掌握。通过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将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关联,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五育教育的功能及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并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结束语:总之,在新形势下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要注重对“五育”的内容及内涵做好把握,将“五育”理念与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起到更加积极、正向的引导。通过联系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使五育教育的功能及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雍峰.五育并举  奠基未来——基于龙泉驿区的区域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5(01):111-113.
        [2]佟禹凝.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三全五育三结合”模式构建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43-47.
        [3]卢黎歌,文明,杨佩,龙宝新,陆根书,陈春晖,隋牧蓉,卢春天,朱杰.新时代“五人”教育工作目标研究笔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11-19.
        [4]刘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多维向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1):27-30.
        [5]李政涛.“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人民教育,2020(20):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