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田径训练的策略与意义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曾莹
[导读] 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田径训练的培养已然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田径训练基础环节
        曾莹
        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广东 河源 517300
        摘要 :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田径训练的培养已然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田径训练基础环节。优化小学田径训练,从学生发展的层面来看,可以增强自我身体素质能力;从国家层面来说,为以后选拔田径人才奠定基础提供生源。本文将通过探讨与分析国内外同一领域的不同发展现状,总结优化小学田径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训练;优化策略
        引言: 优化小学田径训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业完成的基础上,使课余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增强体质。优化小学田径训练是国家制定的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对于推动我国田径事业的繁荣昌盛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小学学校及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小学田径训练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成果的可观度。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对于优化教学策略的方法各有推行,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形式多偏向于两极分化趋势。有的方法一味地去追求学生的体验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来说应给予肯定,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身心放松,但从客观上来说,却忽视了教学成果及深度。另一种派别又过于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忽略了学生的内心发展及需求,未更好地实现课业压力与田径训练的有机结合。如何既能让学生得到身心放松、爱上学习,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当今社会教育行业的重点关注的焦点。
        二、小学田径训练方法
        (一)专业田径训练法
        目前阶段,我国对于小学田径训练是非常重视的,在提高效率的过程中,应该将其训练方法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专业田径训练主要三大训练方法:循环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可以提升技术水平,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任务点及不同赛道的重复锻炼来加强肌肉记忆,并将所运用的战略方法在实践中融入体魄。持续训练法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耐力,反复同一强度训练同一项目。重复训练法可以提升运动员的坚持力,反复训练同一动作以此来提高熟练度。以上三种专业的训练方法对于身体还未发展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适用,因为从受众人群来看,小学生的耐性相对于成年人略差。所以对于小学生这个受众群体来说,更应注重兴趣的培养。
        (二)运动恢复训练法
        小学生面临着训练和学业这两大巨山,因此在训练结束后,应进行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弥补。一方面,通过合理摄入营养,如补充蛋白质等等;另个一方面,应掌握运动恢复训练法,可以有效预防肌肉拉伤,保持充足的体能。教练可以在每次训练结束后,进行整体恢复训练,在医学或营养上也应给予指导。教练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放松。目前,教练虽然对运动恢复训练法给予高度重视,但对于训练内容的多元化仍需继续创新。
        (三)针对性训练法
        针对性训练法,关键在“针对”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小学生发展阶段的训练方法。教练应仔细观察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切忌训练压力过大,超出此年龄阶段儿童所能接受的范围。此外,考虑到受众群体年龄较小,统筹兼顾能力较弱,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小学生学业课程时间安排,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在保证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强度,让学生主动训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学田径训练优化策略
        (一)加强小学田径训练的系统性与合理性
        学校管理层应加强田径训练教学内容以及时间的管理。 领导层应明确田径训练的正确与否与小学生身心能否健康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寻找因果,从根本上加强小学田径训练的系统性和合理性。 首先,要保证小学田径训练的时间、器械场地需求;其次,做好训练计划、训练目标的规划,帮助教练员做好训练内容与方法的科学合理化制定。最后,帮助教师做好小学生心理、身体特点规划,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教练员个人专业水平是影响小学田径训练的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应加强教练的自身田径水平与教学能力,引导教练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田径事业继续蓬勃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激励的方式,鞭教练创新式教学,以此来提高教练者本身教学能力,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学生主动训练。
        (三)添设田径训练设施
        学校要做好田径训练的后勤工作,尽快改造场地、对跑到进行专业化翻新、引进先进的体育设施,还应重视医护方面的配备。做好田径教学设施对于小学田径教学至关重要,要切实保证小学教学的顺利完成建立于基础体育器械完善的基础之上。
        (四)针对性训练
        教师不能以偏概全的用同一方法去评价整体水平,要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大致水平划分,可以对相对有天赋的学生加大练习难度与力度,相反,对于相对天赋平平的学生,应先通过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然后再对其训练加以相适应强度。
        (五)田径训练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教学定位
        因为大多数的田径训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质严重偏离了学生对于锻炼身体的需要,所以学生表现出的懒散惰性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进而长期下去会对体育课产生“逃离”的想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以此来缓解学生对于乏味训练的消极情绪。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小学田径训练的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及家长应加大对田径训练的关注度。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继续研究完善训练策略,教授学生田径技能,逐步改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训练过程中,既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主体性,只专注于提高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更不能只追求机械训练,而忽视了此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们正确对待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强化,让小学生快乐的训练、健康的成长。在保障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程雁,李响.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与对策研 究[J].青少年体育,2020(1):98-99,47.
        [2]蒋雷.小学田径训练的科学有效性研究[J]. 运动,2019(4):104-105.
        [3]陈霞波.小学田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 化探索[J].运动,2018(24):65-66.
        [4]唐美贤.提升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水平的措施 分析[J].田径,2018(7):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