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现状、问题及建议——基于深圳市L区学前教育发的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鲍远根
[导读] 通过对农民工集中地区深圳市L区调查发现,目前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存在入园难、入园贵,公办幼儿园偏少、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步伐缓慢
        鲍远根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生,广东广州510631;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广东深圳510172
        
        [摘 要]通过对农民工集中地区深圳市L区调查发现,目前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存在入园难、入园贵,公办幼儿园偏少、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步伐缓慢,幼儿园班级规模过大,幼儿教师学历偏低等问题。为此,农民工集中地区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体制,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多种途径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其中举家外出农民工3525万人,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鉴于此,本研究选择农民工集中的地区——深圳市L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在对L区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就调查中所显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性审视与深层追问,以期对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一、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深圳市L区自从建区以来,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幼儿园总数、在园幼儿人数不断增长,逐步改善了幼儿园办园条件,办园活力不断增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已基本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一)学前教育普及情况。截止2013年11月,全区(含户籍和居住证居民)3—5岁适龄幼儿11.67人,在园幼儿8.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5.4%,比上年提高2.34%,其中在公办幼儿园4057人,占4.6%,在民办园83981人,占95.4%。
        (二)园所建设情况。截止2013年11月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32所,其中,公办园9所,占2.7%;民办园(社会办)306所,占92.1%;学校幼儿部17所,占5.1%。全区已有90%以上的幼儿园通过规范化幼儿园验收,区一级及以上规范幼儿园占60%。
        (三)师资及培训情况。截止2013年11月,全区幼儿园教职工7709人,公办专任教师854人,民办专任教师2642人;全区师幼比约1:25。近两年来,全区共培训园长、幼儿教师总人数达1.1万人次,参加区级专题培训25项,组织园长、教师外出培训3000余人次。
        (四)政府投入情况。2011-2013年区财政分别安排学前教育经费1415.5万元、1519.5万元和1502万元;民办幼儿园约300所,2011-2012年,区财政在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学前教育经费合计约3472万元。
        二、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圳市L区学前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调查显示,存在着严重影响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
        (一)“入园难、入园贵”矛盾突出。“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难、还贵”是全区年轻父母的普遍感受。一些家长为了使孩子能挤进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或带小学学位的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不得不提前托关系找路子,甚至开始出现昼夜排队争幼儿园学位的现象。另外,近年来,全区民办幼儿园的涨价幅度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近80%幼儿园每学期学费达万元,每学期涨价幅度都在500元以上。
        (二)公办幼儿园偏少,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步伐缓慢。全区公办园只有9所,仅占全区幼儿园总量的2.7%。公办幼儿园比例太小,民办幼儿园比例过大。相比之下,上海市,2008年就有公办园759所,公办幼儿园占全部独立设置幼儿园1058所总数的71.7%。两地相比公办园的比例差距太大。虽然全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推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但是至2013年底也只有8所在试点,占全部幼儿园的比例不到3%,建设步伐缓慢。
        (三)幼儿园班级规模过大。按照国家《幼儿园管理规程》的规定,小班每班25人、中班每班30人、大班每班35人。但是,根据本次调查,目前全区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为了多收保教费,85%的幼儿园都有超规模招生现象。有的幼儿园班级规模达到50—60名,教室里幼儿挤成一团,午休时床挨着床,甚至两、三名幼儿挤在一张床上,幼儿的教学和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四)幼儿教师学历偏低,素质亟待提高。据不完全抽样调查,全区在岗幼儿园教师,72.8%为中职或高中、技工学校毕业,只有27.2%左右的教师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同时,目前在岗幼儿教师有30%左右不是幼儿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有的幼儿教师只是经历短期培训就上岗,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调查发现,60.1%的幼儿教师认为当前普遍存在幼儿教育观念落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在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幼儿教育超前识字、渗入外语教学、加强艺术教育等许多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同时,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堪忧, 78.9%的幼儿教师认为,由于待遇不高,心情不好,很多人在教学中缺乏爱心、耐心。17.9%的教师认为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太低,心情不好,发生有违职业道德的事难免。
        三、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投入不足,幼儿园学位紧张。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学位紧张是全区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幼儿园学费暴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的学位严重不够满足市场需求,幼儿园资源稀缺,有限的学位应付不了越来越多的幼儿群体,造成价格水涨船高。部分民办幼儿园还打着“纯外教”、“亲子班”、“国际班”等特色办园,吸引周边城市生源,导致学位紧张的程度加剧。


        (二)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不力。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在政府政策规章制度中,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只有《深圳市学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规范深圳市民办学校收费管理的通知》。对于收费问题,全区幼儿园实行的是收费备案制,政府并没有直接干预民办幼儿园的定价,民办幼儿园收费游离在政府的监管之外。对于民办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师资水平、教育教学等方面,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做出详细的规定,或者有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在实践中没有起到对民办幼儿教育监管的作用。
        (三)民办幼儿教师待遇过低,流动性大。全区幼儿老师待遇普遍偏低。据调查,46.7%的幼儿教师月薪不到2000元,38.1%的教师月薪在2000—2500元,也就是说,超过84%的幼儿教师月薪不到2500元,与工厂一线员工相差无几。教师待遇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调查数据显示,幼儿教师从事幼教行业超过5年的不到20%,3年以内教龄的占58.1%。同时,即使不转行,幼儿教师在一个幼儿园呆的时间也不长,幼儿教师在一个幼儿园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三年的不到22%, 即78%的幼儿教师在一个单位工作不到三年就跳槽。幼儿教师流动性大,稳定性不够,严重影响到全区幼儿教育质量。
        四、对农民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体制,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1.制定和出台《深圳市L区学前教育促进条例》以及配套法规、规章制度,为财政投入提供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加快全区学前教育政策出台的步伐,从政策上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性质,明确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经费保障体制机制,科学规划和设立学前教育机构,保证学前师资质量,让所有儿童共同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据调查,杭州等城市已经出台或者正在制定《学前教育法》,我区应抢抓机遇,尽早制定《深圳市L区学前教育促进条例》,以保证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区财政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民办幼儿园建设的以奖代补、幼儿园升级奖励、低收费规范幼儿园(班)经费补助、公益性0~3岁婴幼儿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支持、幼儿园教师培训等。同时,要加强对公办幼儿园办学经费的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每个街道至少要建立一所公办幼儿园。要将位置好,幼儿园硬件设施好,教学水平高的民办幼儿园逐步转为公办幼儿园。
        积极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是深圳市促进学前教育面向大众、收费较低、保教质量有保障的幼儿园。加大财政对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补助力度,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进展,鼓励多渠道、多形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引导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
        3.鼓励社会力量和公益捐助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制定优惠政策,使民营资本投入和国家财政投入享有一样的待遇;设立奖励机制,吸引公益捐助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形成以财政拨款、社会投入、家长缴费及公益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的良好态势。推广比亚迪幼儿园模式,鼓励区内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出资办学,承担社会责任,政府部门参与管理。
        (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1.出台《深圳市L区学前教育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的法规政策。借鉴沈阳、南京、大连等城市的做法,出台《深圳市L区学前教育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督导评估体系,明确管理权属、工作职责,规范办园行为。区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2.严格执行现行的准入制度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依法严格实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安全制度,规范公办园、民办园及早教机构等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行为。根据“分级负责、分等评估、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幼儿园等级评定、等级晋升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我区学前教育水平。
    3.加强管理力量,选拔优秀专业人员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区人事编制部门对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方面予以支持,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将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作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配置,定编3至6人,其中主任1人,法律专干、财务专干、安全专干、信访专干、师资专干各1人。指导学前教育机构认真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国家要求。
        (三)多种途径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公。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园长和保教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幼儿教师必须达到大专学历要求,如达不到此要求,就只能从事保教工作。对于已经在岗又没有达到大专学历的教师,政府必须强制采取学历补偿措施,即要求他们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取得大专学历,否则不予续聘。对在岗教师学历的提升,学费可实行三方分摊机制:即政府资助一点,单位补贴一点,个人出一点。
        2.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工资、保险、评优等政策,使她们享有和中小学教师一样的待遇。一是对民办幼儿园保教费要严格审计,制定相关分配比例,保证一定比例用于改善教师待遇。二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落实长期从教津贴。三是低收费幼儿园要加大办园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在此基础上相应提高保教费,从而提高教师待遇。通过多方努力,使全区幼儿教师工资逐步达到全市平均工资水平(4000元/月)左右,让幼儿教师安心教学,乐于教学。
        3.完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将园长、教师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保障师资培训经费;探索有效培训模式,采取顶岗置换、教师进名园、送教下乡等多种途径,对新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分层培训,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保育教育能力,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S].北京: 2010.
        [2] 深圳市L区政府在线.教育服务[EB/OL].(2013-12-25)[2014-3-22].http://www.lg.gov.cn/col/col1938/index.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