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李琴
[导读] 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教师,其对教学的实际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李琴
        中山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博凯小学  528437
        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教师,其对教学的实际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高质量教学的保证就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在如今的新课改中,其还是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上来的最基础条件。如果教师在实际工作和发展的过程中,无法保障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则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研究
        前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素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质量会直接受到其影响。教师素质的重要核心内容就是心理健康素质,不但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还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想使教师的素质全面提升上来,就要深入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发展,使办学的质量全面提升上来。
        一、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现状
        (一)教学心境方面
        在当前阶段的小学教学中,有一部分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认为具备积极的教学心境可以使整体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上来。对比于其他的行业,对于教师而言,不论是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还是相应的事业心,均相对较高,而且在如今,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了上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获取更高的价值感,因此,在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挑战时,则会积极乐观的面对。此外,对于教师行业而言,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对于时间的支配自由性比较充分,而且实际的工作收入也非常稳定。但是此种现象只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效果,而且只有一少部分的教师内心的教学心境时如此的,仍然有非常大一部分的教师,存在严重的紧张和消极心理,而其主要的产生原因,就是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压力过于大,而此种不良的心境长此以往下去,则就会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职业态度方面
        对于一部分教师而言,其自身存在对自己所处行业的看法不够积极的状态,而且认为自己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可能不会再选择教师这一职业,除此以外,还有一少部分的教师存在对职业的态度无所谓的状况。而在小学阶段,由于整个学段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整体的教学模式也处于一种长期固定的状态,教学的压力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性,而且会在课堂教学中,将不良情绪带进来,使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师,由于学生的认知不足,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更加耗费心力,而与之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存在过度的现象,进而使教师的工作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教师的职业态度受到深深的影响。


        二、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维护与促进
        (一)社会层面
        对于教师而言,其本身的职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大部分人在对于教师的认识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举例来讲,学生的家长认为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个十全十美的“完人”,不应该存在问题和缺陷。在实际的教学中,人们通常情况下只是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关注,极少数的人会关心到教师的心理问题。更有甚者,还会存在如此的错误观念,就是作为成年人的教师则不会出现任何的心理问题。而对于教师本身而言,为了使别人持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现象得以避免,则即便已经自己发觉自身存在了相应的问题,但是也仍然不愿意去寻求给帮助,进而造成了自身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只有将此种错误的观念全面改正,将教师心理健康素质问题的关注度全面提升上来,才能使教师可以对自身的职责进行全面的履行,使自己的能力全面发挥出来。
        (二)学校层面
        首先第一点,小学学校必须要加大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关注力度,将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出来。以学校整体的角度为实际的出发点,教师自身如果出现了心理健康素质问题,则会使教学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学校本身必须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将一种和谐且平等的人际氛围塑造进来,使教师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全面环节。
        其次第二点,就是学校要以自身为实际的出发点,将一种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全面形成,将领导或者同事的支持系统作用全面发挥出来。教师在实际工作和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压力,而不知如何解决时,则学校就要将支持系统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进而耐心的帮助教师解决。而如果教师自身的压力持续挤压,而无法解决时,就会使很多不对当下环境进行适应的行为和思想衍生出来。
        最后一点,就是在办学管理范畴中,将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全面纳入进来。首先就是在学校内,将心理健康机构建立进来,进而将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给教师,使教师的日常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其次,就是要将心理健康培训定期组织进来,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而言,其整体的发展过程具备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学校就要将心理健康培训定期开展进来,使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得到保证;最后,就是对健康心理知识进行全面的宣传和普及,使教师可以正确的认识到健康心理素质,并且对于威胁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及时的消除。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篇文章主要对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国整体的教学水平都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健康成长,因此,社会与学校要一共努力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问题,进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使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进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粟秀,玛依拉·麦麦提依明.基于心理素质下的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思路[J].管理观察,2019(05):117-118.
        [2]綦越.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访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尹丽娜,蔡文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6):5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