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恩教育渗透在班主任工作中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 黎 玲
[导读]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黎 玲
        广西南宁市碧翠园学校   530001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在西方众多的节日中,感恩节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据说,感恩节的设立最早是用来感谢印第安人的。我们中国虽然现在没有感恩节,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很早就闪烁着感恩的思想火花。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光辉思想,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甚至被其他国家借鉴。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更是集中彰显了感念亲恩,回报父母的美德。从古代三字经中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
        古今中外,人们之所以特别敬重感恩施恩之人是因为学会感恩是一个人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表现,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学会感恩,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才能日益完美;学会感恩,双方间的合作乃更有效的达成共识成功;学会感恩,友情亲情才会更长情;学会感恩,人际关系才会和谐。反之,人与人之间如果缺失了感恩之心,那么人们无疑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唯我独尊,放纵自我,甚至会导致整个道德滑坡,危害社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不争的现实。
        中学生是国家的建设发展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目前中学生的感恩现状所呈现出来的是令人十分堪忧。源于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之风带入不良影响的漩涡,中学生们耳濡目染,他们头脑里的感恩意识已是日渐淡漠,成为社会上让人极心痛的一种现象。曾有篇新闻,曾有篇题为《他们为何忘掉恩人》的报道,里面讲述了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倾尽自己一生所有给贫困孩子们捐资助学,却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之事。仅仅十三年,他便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其中不乏10名大学生。而今他永远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只能卧病在床,令人痛心的是,老人家竟然没有收到他曾经无私捐赠从而顺利完成人生大愿的人的一丝一毫的问候,更不用说,能到现场看望老人。在那不久,“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刚刚逝世,他曾经不管亲朋好友劝阻耗资300多万元,资助了178个贫困孩子,但当他因重病住院时,曾经受过他资助的一些大学生们就在他所在的城市深圳谋生发展,竟然冷漠得一直不去看望曾经的恩人。上面说的事情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不难看出它确实是能代表着如今很大程度程度上现实的冷酷和无情。
        如今中学生缺少感恩意识主要集中体现在三方面。其一竟然是不知恩为何物。他们觉得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生养教育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生在福中不知福。其二是只想得到更多而不想多付出一点,铭住自己曾对别人的恩惠却漠视对方对自己的无私相助。其三是报恩形式采取虚无主义。他们认为只要心里知道就行了,很少用具体的行动去体现。面对我国感恩的现状,已经有人在两会上振臂疾呼:“别让咱们中国现在的孩子们沦为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
        中学生思想现状表明,学校加强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特殊工作者,责无旁贷。与一般教师相比,班主任作为一班之长,肩负着管理整个班级的任务,且与学生交往最为密切,理应承担起更多更大的责任。那么,班主任这一角色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首先,班主任要动员各科教师共同参与感恩教育。进行感恩教育,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单靠班主任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常言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连接学生与老师的桥梁作用,利用好各科教师的合力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才能强化教育的效果。一方面,班主任要积极带头和其他教师一起怀着感恩之心与学生相处交往,在感恩方面做好班上学生的表率。当老师得到了学生的帮助以后,每一位教师都要及时表示真诚的感谢。如果其中任何一位老师不能在感恩方面为人师表,都会严重削弱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作为班级灵魂人物的班主任,要协调与各科任课教师都能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协同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感恩素材,在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写有关感恩的作文,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借助爱心和责任进行教育;音乐老师可以教学生唱感恩歌曲《感恩的心》;地理老师可以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感谢自然的教育;物理老师可以结合科学家的事迹进行尊师教育。班主任在此过程当中要充当导演的角色,统筹安排又不要牵强附会。
        其次,班主任要认真开好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并且与家访相结合。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班主任首先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感恩主题班会的流程。通过主题班会的讨论和老师的总结,班主任要加深学生们对感恩的正确认识。班主任必须使学生清楚:什么是恩?什么是感恩?最应该向谁感恩?感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正确的认识是培养高尚的道德观念的前提。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比较肤浅的,班主任有必要通过班会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告诫他们今天今天拥有的一切并不是想当然的,是需要感恩图报的。在感恩的对象上,班主任最好以学会感谢父母为切入点,因为父母之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浓烈最深沉最真挚的爱。一个学生如果连感恩父母之心都没有,其它方面就无从谈起。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感谢父母,然后才推及老师,朋友,国家,社会和自然。在开好感恩主题班会的基础上,班主任要结合班上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结合学生及老师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较突出的一些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家访活动,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当面沟通交流中,老师可以从家人的角度对学生不失时机的进行感恩和励志教育,让学生把刻苦学习作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具体行动。其实众多的沟通方式中,面对面的家访沟通所取得的成效是立竿见影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班主任有必要提前考虑好谈话内容,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班主任对学生对家长一定要以诚相待,以心交心,流露真情,以情感人,否则教育效果会降低。
        再次,班主任要积极营造一种感恩的氛围。俗话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学生有无可厚非的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不失时机的进行适当的感恩教育。我在工作中是这样做的:我在班上的墙壁上张贴用毛笔书写的和感恩有关的标语,其中有的标语是由学生自己提供的。这样的标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标语定期好要更换内容,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让课代表领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父亲》。这些歌曲内容健康,积极上上,歌词也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每当学生放声歌唱时,一种浓烈的、温馨的氛围便在整个教室弥漫,在师生的心间弥漫。
        最后,为能巩固感恩教育的成果,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积极探讨并开展形式多样的的感恩实际活动并将能持之以恒的对同学们进行感恩教育。做过多年教育的我们,不难知道,感恩教育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口头表面的讲解上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作为一个很讲究师德建设的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并创造形式多样的机会和活动,让同学们能在具体实践中寻恩,从而感恩,进而报恩,最后施恩,让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增强,从而最终转化为自发的感恩行动。这就是教育最终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所在和达到较满意的理想境界。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为让感恩教育达到跟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要有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凤习惯,从而能有步骤的去实施。班主任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我想,只要所有的班主任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坚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生的道德素质一定会走出阴霾,迎来灿烂的阳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