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点燃孩子成长的希望——班主任工作案例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赖惠琼
[导读] 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赖惠琼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汇贤实验中学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善于观察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和教育他们,然后因势利导,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从而鼓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我觉得解决学生问题的终极办法是:唯有爱,别无他法。愿我的爱心能点燃孩子们成长的希望,助他们漫漫人生路一臂之力!

        关键词:爱心  欣赏  引育  健康成长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提到:“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鞭策着我,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然后不断地演绎有关“债”的故事!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把自己对学生的爱比之“还债”,《爱心与教育》的故事时刻感动着我,鼓励着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行。
        2018学年我新接了一个班集体,其中有一个学生特别调皮捣蛋,叫王同学。他爸爸跟我说:“老师,我这孩子在小学六年,让我操了不少的心,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的,在学校的话就烦你多费心了”。事实正如他父亲所说一样,每天都有同学来投诉他,上课总是找人讲话,同学不与他讲,他还威胁别人,上课期间离开座位,整盅别人;下课也总是喜欢捉弄同学。因此在班级微信群上也有不少家长找王同学家长,说要与他私聊小孩的问题。当然科任老师也没少投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考验着我的智慧和耐性。因为是刚接手,所以一开始,我静观其变,他每出现一个问题,我都耐心地引导他,错在哪里,以后要怎样做?就这样持续了大概一个月,我也实在拿他没辙了,就与他爸爸沟通他孩子的问题,希望能得到家长的配合教育和引导。 每一次与他爸爸沟通后,第二天他是会收敛一些的,但是没过两天,他又“旧病”复发。当时他爸爸也还挺配合的,说:“老师,有什么问题尽管与我说,我一定配合您,您辛苦了”。
        可能因为王同学犯的事太多了,孩子的爸爸终于也失去了耐性,曾向我提出过不让他小孩上学了,说反正他都不想学习,又搞那么多事 。当听到不让他儿子来读书时,我有过那么一瞬间的窃喜,如果他不来上学了,那我不就省事了?我这个班集体就会更好了。但是一瞬间,我又想才多大的孩子呀,如果就这样不上学了,那可能会误了他一辈子。本着一个老师应有的责任,我让他爸爸三思而后行,好好想清楚利弊!后来这个做爸爸的在我的提醒下没让孩子不上学。所以我也继续倍受煎熬,继续接受来自同学和科任老师的投诉。后来他爸爸可能受不了他孩子来自其他家长和老师的投诉。给我发了一条很长很长的短信,短信的内容大概是这样:“说他再也不想管这个小孩了,每一次他在管教这个孩子的时候,他的老母亲就护着小孩,有时还想打他,弄得家里鸡犬不宁的,而自己上班压力又大,回到家里还要做家务什么的,觉得身心疲惫,他说他已经尽力了。就让这个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吧,反正我每年交了好几万的保险费,不指望他来养老了。老师你也不用管他了,我要退出这个班级的群了”。
        当时我还以为做爸爸的是一时气不过来,后来我发现,他真的退出了班级的家长微信群。看来做爸爸的也真的是伤心透了。怎么办,想依靠家长来帮助管教他的这条路是彻底行不通了。才第一个学期呢,如果这个孩子再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不仅他自己完了,还会严重影响到我们这个班集体。到时候有可能就会引发更多的麻烦出来。

想想,一般常用的引导、教育、批评、欣赏的方法都用过,甚至是物质的奖励这个办法我也试过了,也是稍好了没两天,他又控制不了自己。就这样周而复此地一天天过去,一转眼,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
        新的一个学期如期而至。细想着王同学上一学期的表现,再用之前的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另辟蹊径才行,我冥思苦想。机会来了,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准时到了教室,搞完卫生后,我发现地上有很多的油漆,是假期修理桌子后留下的,随便拖一下的话搞不干净,斑斑点点,看起来很不舒服,这时我脑子灵光一现,把王同学叫过来,并与他说:“你去总务处找老师要一个小铲子,帮忙把教室里面和教室走廊的这些油漆想办法去掉,好吗?”我用征求的眼神望着他,没想到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一转身马上就去找工具了。当时我想着他可能会连工具也找不到,但是没想到他很快就回来了,而且一回来马上就在走廊开始铲那些顽固的油漆了。而我们就在教室分发课本和作业本,没他在教室里,教室显得特别安静,同学们在有序地帮忙分发课本和资料,偶尔空余时间我也用余光观察走廊上的王同学,他做得非常认真,一点都没有偷懒的感觉,而且搞得非常干净,弄了起码得半个多小时,终于把走廊搞干净了。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看他那么认真,我又叫他清除教室里面的油漆,虽然他看起来有点累, 但也欣然答应,而且同样很认真地去做,我拿出手机,连拍了他几张认真干活的照片,发到家长微信群上,表扬王同学积极为班集体做事的行为。当然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看得出他很开心的样子,弄完后回到座位上也安安静静的在整理书,这时候突然又一个灵光在我脑子里闪现,试试让他也做个班干部,做卫生委员,看会不会对他有所改变。第二天我就单独找他,问他愿不愿意为班集体做事,他说愿意。就这样他担起了我们班的卫生工作的重任。开学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个星期了,我观察他做事做得很好,还经常帮忙一起做。而且还发现了一个令我非常欣慰的事,开学到现在,好像还没收到同学的投诉,他也没有令我特别烦脑的事让我操心。所以这个时候我就顺势要求让他在学习方面也要努力,尽自己的能力上好每一节课,各科都要努力追求进步,不要像上学期一样。他说老师,那都是上个学期的事了,过去了,现在是一个新的学期,听了他这样说,我觉得特别欣慰,但愿他能一直坚持这样进步下去。
        通过王同学转变的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每个人其实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道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然后采用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和教育他们,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同时也让我明白对待学生不能主观臆断,就把某个学生定为一个差生而去排斥或孤立他,而应该想方设法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因势利导,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鼓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非常欣赏李镇西老师的这段话:“教育仿佛是行驶的列车,老师就好像是乘务员,不同的时段迎来不同的乘客,这一批乘客我们还没等充分了解,也许在下一站他们就要离开这列火车,同时上来另一批乘客。这些乘客也许来自同一个省份,也许来自全国各地,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搭乘这列火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风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将这批乘客安全送达,将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珍惜上来的每一批乘客,关心每一位乘客,为他们送上最贴心的服务,最真诚的问候,最美好的祝愿,让每一位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都得到心灵的享受,这样的旅途才算愉快。”我愿做这样的乘务员,彼此尊重,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褪去了刚接手王同学时的焦躁,对这种爱有了更深的感触,总会想起龙应台的《目送》,“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明天,你会还给我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也经常拷问自己,这些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三年后,我将还给他们怎样的一个少年呢?我觉得解决学生问题的终极办法是:唯有爱,别无他法。愿我的爱心能点燃孩子们成长的希望,助他们漫漫人生路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
        2、龙应台《目送》[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