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模式下培育小学高段学生坚强性格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徐春佳
[导读] 本研究旨在青春期初期的小学高段男孩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用专业的辅导技巧助力成长
        徐春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第一小学,311221)
        【摘要】本研究旨在青春期初期的小学高段男孩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用专业的辅导技巧助力成长。本研究从学校、家庭、个人三方面着手,围绕“收获知识与心境的课堂辅导”、“融入生活与心绪的心灵触碰”、“点亮意志与责任的时间渗透”这三步走,走进高段男孩的内心,进而给予相应的策略辅导,在责任意志培育的指引下打造阳光男孩。
        【关键词】小学高段;阳光男孩;责任意识
        一、研究综述,提出问题
        (一)研究背景
        几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中国0至18岁的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呈现出落后于女孩的迹象,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男孩危机”。笔者从事十年德育心育研究工作,这份调查报告引起笔者的共鸣,确实,在整个小学阶段女生优势更加明显,从竞赛领域、舞台领域、课堂领域等多方面平台上可以明显看出,“男孩危机”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上一届毕业班到这一届毕业班,笔者不断接到班上男孩家长的救助微信留言,家长们普遍表示孩子只爱手机不爱学习,不听从父母的教育,甚至出现暴力行为和过于偏激的语言,让妈妈们以泪洗面、不知所措,爸爸们无奈选择棍棒管教,但仍然不见起效。
        二、现状调查,了解男孩
        (一)学习平平,不如女生
        笔者观察发现,每次考试基本上前五名都是女生,就算前十位的男生数量也不如女生,学校各类竞赛成绩单上,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生优势明显。
        (二)言行冲动,自控力弱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班中男孩子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但是心智还是相比较晚于身体的发育。在班中,挑衅、打架的都是男生,连拌嘴斗气这样的事,在男生中也频发。
        (三)网游成瘾,兴趣单一
        网络游戏、电视对男生的吸引力尤其大,通过家长和班中同学的反映,笔者发现班上沉迷于电脑游戏不可自拔、迷恋电视久久不能离去的男生非常多。平常男生圈子里的聊天话题更多的是围绕电视、网络游戏,似乎他们满脑子里都是游戏、电视。
        三、建构策略,阳光前行
        探究高年级男生的责任意识培植,用专业的辅导技巧探索个别特殊案例,在此基础上,通过男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尝试让男生参与各种活动,让这阶段的男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海济沧海”,做一名“阳光男孩”!
        (一)男儿课堂——收获知识与心境
        1.以完善的课程设计为“阳光男孩”之成长建构疗方
        男儿课堂的开设,旨在为青春期健康教育营造氛围,引导男孩正确看待自己的变化,引导周围同学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同学的变化,让男孩们内心充满舒适。
        (1)丰富课程内容,为辅导提供保障
        男孩课堂开设多样的主题辅导,适应不同男孩成长的真实需求,如:生理主题、情绪主题、交往主题、毅力主题等,在多样化的主题中解决成长的烦恼,培植责任感。
        (2)确定运作方式,使辅导深入开展
        对象是面对成长中的男生,故我们以小团体的辅导方式进行,结合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辅导背景,我们对男生进行小团体辅导,选择在一个环境轻松活泼的“心理书吧”里进行男生团体授课。
        (3)落实课后延伸,让辅导真正保鲜
        心理健康课堂辅导为的就是在学生长远的生活中起到增温作用,在责任意识指引下的“阳光男孩”培育过程中,笔者作为班主任,认为对男孩们的状态保持追踪是很有必要的,课堂辅导效果如何,是否有必要进行个体辅导。
        2.以亲切的长辈课堂为 “阳光男孩”之成长增加动力
        笔者以为,孩子终究只是孩子,处于小学高段的男生在心智发育方面确实迟于女生,内外相融,用爱助力成长,长辈课堂这一操作落实后,为男孩们的成长注入新鲜血液,尤其在亲子教育这一端,弥补了男孩们成长中爱的缺失。


        (1)青春讲座——我的变化我知道
        在课堂小团体辅导以外,为了更好地营造一种科学的青春期成长氛围,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安排下,我们为高段男孩开展青春期讲座,邀请我校持有心理健康A证的刘老师开展讲座。
        (2)父范课堂——好男儿志在四方
        在这一整年的策略研究中,我们始终重视父爱的榜样作用,女生青春期教育中离不开父爱的灌注,“阳光男孩”的成长教育更是需要父爱的投入,在学校德育工作“父范课堂”的引领下,我们从校级层面和班级层面两个维度着手“父范课堂”。
        父范课堂的成功举办,大大促进了父亲的榜样意识,放下手机拿起篮球,走出隔阂拉近彼此,得到了广大妈妈们的点赞,受益的更是孩子们。
        (二)温情温语——融入生活与心绪
        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道路。只有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教育工作者才能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1.温情咨询室,打开男孩成长的懵懂之门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咨询室是打开男孩们心灵的一个美好地方。
        (1)温馨的环境为辅导加分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就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和主张。我校的心理咨询室以个体辅导的功能为主,地处学校最僻静的教学楼,空间较小,备有简单的多媒体设备,环境的布置上比较简单,结合“阳光男孩”培育的需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稍作布置,增加了咨询室的温馨感。
        (2)真情的后续为辅导增温
        与课堂的团体辅导一样,课内辅导为的是课后更长远的健康生活,咨询室的辅导也是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受辅导者走出咨询室后的心理成长,笔者同样为这些辅导者做好记录,并结合孩子的成长状态反馈给老师和家长,帮助男孩更加健康地生活。
        2.男儿微心卡,深入男孩成长的矛盾之心
        能够把自己的矛盾之心表达出来,是调节成长中的男孩的情绪、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的重要手段。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但高段男孩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各种困惑与好奇心交织,这些孩子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憋在心理只会恶化情绪状态,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小小的心灵,微心卡的出现,为这些脆弱的心灵设立了温情的通道。
        (1)突出“微卡形象”——激发男孩表述意愿
        微心卡开设之初,孩子们对微心卡充满着期望与好奇,这一心理基础激活了微心卡的使用心理,为了让孩子们都能够接受微心卡,笔者在班里推广了“微心卡设计大赛”。
        (2)灵活“微卡取用”——方便男孩情绪表达
        微心卡形象确立以后,为方便心情卡的取用,笔者在班上设立了“微卡宝盒”和“心情信箱”。“微卡宝盒”主要用于存放空白心情卡,宝盒色彩明丽,是孩子们共同喜欢的色彩,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宝盒存放于教室讲台的抽屉里,笔者特意选择这样一个幽闭的环境,有的孩子不愿意让同伴们知道自己有心事,因此,在取用微心卡时,也会不愿意让同伴们看到,此做法在于保护孩子的羞涩心灵,保证孩子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情绪。
        “心情信箱”设立在教室的显眼处,主题颜色与教室布置成一个色调,笔者的用意在于让心情信箱能够融入整个教室的大环境,融入孩子们心灵的小环境,让孩子们真正接受心情信箱。
        (3)畅通“微卡通道”——引领男孩积极表述
        笔者在班中设立了心情信箱,男孩们可以通过微心卡,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成长疑惑,甚至可以向某一学科的任课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这一举措,不仅让有困难的孩子有机会提出自己的困惑,更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小小的微心卡,成了师生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微心卡的开设后,来信从少到多,从疑惑到完全信任,师生情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男孩们朝着明亮那方阳光成长着。
        五、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
        [2] 邓峰.情绪掌控术大全集[M] .外文出版社,2012.5
        [3] 钟志农.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M].教育课学出版社,2012.2
        [4] 郑希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5]李秀萍.班主任工作的30个典型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