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璨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旦场镇中心学校 广东 茂名 525442
摘要:以节日活动为契机,在农村小学少先队中开展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活动,促进少先队员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基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之下,从提升少年队辅导员综合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入手,在农村小学实施少先队主题活动课程,了解节日的文化根脉,对传统文化内容形式进行筛选,设计并开展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家长参与活动,从而提高节日的仪式感,传承优秀文化。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课程
要问队员最开心的日子是什么?那就是过节。我国一年中有许多节日,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抓住节日契机,利用节日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开展少先队活动,是思想引领和人格塑造的有力推手。
一、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形式单一
纵观现在的农村学校,发现传统节日文化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融合形式单一,往往只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在国旗下讲话;二是班级队会;三是文艺表演。而比起农村盛行的传统节日,很多节日被忽略,少先队活动的节目还是不够丰富,学生参与的人数还是很少,多数学校只在“六·一”节搞一次少先队活动,而国庆节、党的生日、感恩节、重阳节、母亲节等都被略去。
(二)缺少主题教育方向性和针对性
在实际主题活动中,农村小学的一些辅导员由于很少参加培训,思想观念不新,政治觉悟不高,导致农村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受到层层制约,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主题性教育。并且一些辅导员还要上课,没有严格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与少先队员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致使自身对少先队员的思想和行为把握不当,没有解决少先队员的思想矛盾问题,致使相应的活动实践难以得到准确地落实。这种缺少方向性和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必然会使辅导员所开展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有所缺失,导致主题活动失去其实际意义。
二、在少先队主题活动课程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策略
(一)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综合素养
要想很好地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在少先队主题活动中渗透,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积极作用,少先队辅导员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厚积传统文化底蕴。首先,学校要选择恰当的少先队辅导员,尽量选择人文学科的年轻的教师来担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政治教育工作者来担任少先队工作顾问。其次,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参加培训,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培训、读书活动、参加观摩活动等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水平。最后,少先队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反思,可以积极借鉴网上其他少先队辅导员开展的相关活动,设计适合节日传统和本地特色的主题来开展活动。[1]
(二)抓住传统节日的文化根脉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习俗,辅导员要指导队员透过传统习俗这一标志性名片,感知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流传着丰富的诗词文化,辅导员可以指导队员有计划地开展古诗新唱、诗词大会、经典诵读等活动,并形成系列活动。
可以巧妙地将中秋节、重阳节、感恩节的文化特色融于少先队活动中,如:中秋节组织队员开展“月圆人悦”为主题的活动,重阳节陪老人用餐、聊天、给老人讲故事、为老人歌、帮老人完成小心愿等活动,引导队员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三)选择队员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内容形式
选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儿童节等影响力强、少年儿童较熟悉的传统节日,明确活动节点,做到有序推进。针对每个节日,从节日来历、主要风俗、纪念意义、对当代人启迪等方面选取活动内容,明确活动主题,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队员的认知特点, 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出适当调整。如:辛丑年元宵佳节,我们可以结合开展“争做民俗娃”系列活动。借助网络,先引导队员欣赏牛的艺术品,了解关于牛的成语、名言、春联、趣闻、典故、象征意义等,激发他们动手做一做、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的兴趣。然后通过“民俗娃庆元宵”“牛年说牛”等活动,引导队员搜集关于牛的灯谜,制作有特色的灯笼,让队员体验节日的仪式感。[2]
(四)激发更多少先队员参与活动的兴趣
设计开展的活动要丰富多彩,又是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尽量让更多的队员参加活动全过程,让队员参与活动的设计、筹备、宣传、动员和体验。可让队员转告家长和科任参加活动的意义,要想更好地激发少先队员参与活动的兴趣,必须先赢得课任教师与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少先队辅导员要让家长明白开展此类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少先队员的道德素养,也能培养队员综合能力。赢得支持,并邀请家长和科任教师参加活动。
例如,3月份可以结合学雷锋日和植树节等开展“争做善良小牛娃”系列活动:善待家人——孝亲送惊喜,先让队员们自己设计一只代言小牛的形象并取名,然后可以通过写一封感恩信、做一次家务、送一次服务等,表达对家人感恩之情;善待自然——春来送绿意,组成“小牛护绿队”负责中队、校园、社区的植树工作;善待他人——雷锋送温暖,开展多样的“牛娃献爱心”活动。最后进行“美德蓄养”评比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开学初设计一系列活动后,让队干带领队员按计划实施。在设计的活动中让队员画卡通牛的形象做宣传,搜集牛的童话故事,开讲牛的童话故事。
(五)鼓励家长参与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的设计中,家长也有知情权。活动过程要由经由“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环节。在家庭环节,辅导员引导孩子与家长联系,也可引导队员和家长召开家庭座谈会,指导队员形成个人发言提纲,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学校环节,选取部分家长走进课堂,协助辅导员上好活动课;社会环节,家长参与到红领巾亲子志愿服务队,承担活动执行、活动宣传、安全保障等工作。经过探索实践,家长已经成为了学校各项活动开展的生力军。[3]
农村学校开展一系列节日活动,是少先队工作实施改革、实现创新的新空间,也是少先队员组织生活锻炼、集体活动实践的大课堂。在节日活动中,让我们打开少先队工作新思路,提出少先队生活新主张,营造少先队活动新常态,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美娟.探究小学少先队工作德育融合[J].新智慧,2019(31):41.
[2]汪炜.小学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及其培养分析[J].中华少年,2019(33):85+88.
[3]马廷虎.小学少先队活动之我见[J].学周刊,2019(3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