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丹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黄岗小学
习惯,是一种非意识的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而持久的动力定型。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书写的过程与方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与强化才能形成动力定势,进而成为学生受益一生的良好书写习惯。
一、从“小”抓起,树立习惯意识。
从小抓起,即从小学开始抓起和“小”处着眼。古时候,三国的刘备曾经教导他的孩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从“小”处着眼之重要性。同样,书写习惯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处出发。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而且习惯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在后天影响和教育培养下形成的,一旦某种习惯趋向定型化、稳定化,就不再改变了。所以好的书写习惯应从小学阶段抓起。
二、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1.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书写要讲究姿势,包括坐姿与执笔姿势,即“双姿”。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书写的质量和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快速发育阶段,任何不规范的运动都将有碍于身体发育。教学中我经常发现部分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主要表现为:有的歪头写;有的前胸紧挨桌子写;有的双腿交叉写;有的扭着身子写;有的翘着二郎腿写;有的将椅子两条后腿悬起来写等等。执笔时有的用食指第一节捏笔,用力过大,第二关节呈弓状向前突出;有的拇指第一节全压住笔杆;有的笔杆顶端指向身体的右方;有的用拇指关节处或拇指第二节和食指第一节握住笔杆;有的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过近;有的小指外伸等。执笔不规范,对手指的发育不利;而如果坐得不端正,又会直接影响到脊椎骨的健康发育。至于头低得太下或执笔时手指离笔尖太近,便会导致近视或斜视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在书写教学中我格外关注对学生双姿的指导与纠正。同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养成良好书写姿势的重要意义,强化示范作用。如学执笔,就告诉学生执笔要领:三指捏笔一指挡,二指垫住真稳当。然后示范,小学生模仿力强,因此教师正确的书写姿势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同时也可让书写姿势规范的同学示范,让伙伴间相互影响。并把它编成“顺口溜”来训练:“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书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良好的习惯有一个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对个别长时期里形成的错误姿势,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改正,而要一步一步,逐个击破,以增强学生的纠错能力。那么对于已经养成的良好书写习惯,则要通过提醒、奖励、互评、竞赛等形式加以强化巩固,要注意反复抓,抓反复,直到成型。
2.养成爱护书写工具,书写整洁的习惯。
有的学生书写时习惯转笔;有的习惯用牙咬笔端;有的习惯在本子上随便涂抹;有的习惯将书本斜放;有的习惯在桌子上摆放杂物等等。书写教学中教师要从细节抓起,要让学生将桌面收拾整齐,本子摆放端正,保证本子的书写位置始终置于中间,有利于保持正确的姿势。
三、养成认真读帖的习惯。
读帖是指让学生静心地对帖上每个字的笔画特点进行分析,观察字的笔顺、笔画和间架结构,以及主笔位置等,使帖上的字深深印在脑中,以至成“字”在胸,意在笔先,能够准确书写。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书写教学的效率,必须让学生具备读帖的能力和习惯。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经常引导学生观察字帖和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汉字笔画和间架结构。如临字帖,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四、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规范书写的第一层要求是不论快写还是慢写,都能做到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第二层是书写大方,整洁;第三层是美观、流利、有体等。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学好规矩,循序渐进”。书写技巧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为此,书写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我把八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范字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个个象样。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其次,要打牢书写习惯的基础,就要严格按照笔顺书写规则书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两边后中间,先里头后封口等。另外,要让学生自觉使用简化字,书写规范汉字。横势行款要力求整齐,段落分明,首行空格,字距小,行距大,上留“天”,下留“地”,左右要留“空”。这样有意识地长期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五、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字体,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字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面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书写的习惯。为此,我在书写课上,对学生反复强调,一定要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有“提笔即是练字时”这种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书写,就要保持正确的书写习惯。特别要抓紧日常各门作业这一练字的最好机会,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书写姿势,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书写,其实天天在练字”。
总而言之,良好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要抓小、抓细、抓恒。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书写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事实证明,只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