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场面描写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毛志娟
[导读] 生活就是数不尽的场面组合起来的,其中不乏n多精彩,你也许常用手机拍下来,或者索性录下来
        毛志娟
        鹰潭市第一小学
          
        生活就是数不尽的场面组合起来的,其中不乏n多精彩,你也许常用手机拍下来,或者索性录下来。但我看来,恰当的文字才是最好的还原与保存方式。只是,如何写好场面描写,我想我们首先要思考三个问题:
        1.什么是场面?
        2.什么是描写?
        3.场面怎么描写?
        什么是场面?引一条叶圣陶的话:“一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境界中,占若干连续的时间而有所活动,就是一个场面。”比如:打篮球的场面,吃饭的场面,开会的场面,争吵的场面……总之一个场面就是生活的一个时空片段,一段镜头里的微电影。
        什么是描写?再用叶圣陶的话来讲:“详密的、生动的报告固然也是记叙,只因要与简略的、呆板的报告有一点分别起见,所以特称为描写。”就像微电影里的镜头流转。
        场面怎么描写?一句话:“具体时空环境限定下的、有效的点面结合的变化再现。”面是一,点是多,一生多。或者,我们用“镜头”来理解“场面描写”:远景,是整体场面;特写,是局部捕捉。因此,场面描写,一般方法是“点面结合”,再加上“特写”,效果甚好。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优秀电影编导的三个高招,学习镜头里的场面描写:
        一、全局扫描写好面
        生活中可写的场面非常多,首先我们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亲眼目睹的,更有真实感;其次,我们刻意选择人数众多,或声音喧闹,或布景多彩的场面,相对来说特点更突出。
        选好场面之后,全局性的概括介绍必不可少。高明的导播总会先将镜头拉远,然后扫描整个场景,以空中航拍的方式带来场景的总体印象。我们不能因为人多、物多、景多、事多就乱了阵脚。得先确定好一个视角,然后开始观察,再将观察的视角慢慢扩展开。
        例如:比赛开始了,各班参赛的队员们站在绳子的两边,弯下腰,拿起绳子,两脚前后分开,身子向后倾斜,眼睛紧紧地盯着裁判员老师。忽然,“嘟”的一声哨响,双方队员的身子一齐往后一倒,绳子立刻被绷得紧紧的,一动不动,队员们的手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地抓住绳子往后拉。
         猜出来了吧?这是什么场面?对了,拔河比赛。在这一段场景的描写中,文中的人物都是以群体形象“各班参赛的队员们”出现,他们的活动也基本是同步的:“弯下腰”、“ 拿起绳子”、“ 两脚前后分开”、“ 身子向后倾斜”、“ 眼睛紧紧地盯着裁判员老师”等,这样的概括描写,让场景有了立体感,还兼顾了全局性。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面上的描写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跟着导播们学第二招——
        二、画龙点睛聚焦点
        同学们在看电视或电影时,一定见到过导演运用全景(远景)镜头拍摄展现大场面的画面,也一定见过特写(近景)镜头突出特殊对象的画面。没有全景,特殊对象就失去了广阔的背景、陪衬;没有特写镜头,宏大的场面就会显得空洞。
        我们进行场面描写时也要学会这种有点有面的方法:写好整个场面的环境、背景、氛围,或人物活动的概况,作文内容才丰富,读者才能对场面有全面的了解;写好典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才会让读者对重点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场面描写也要在整体的长镜头扫过之后,来上特写镜头的定格聚焦。
        瞧,拔河比赛进入到了最白热化阶段,大家你来我往,越战越勇。看,我们班的“小胖子”陈圆圆的表现可好啦!他两脚牢牢地瞪着地,好像被钉子钉在地上一样,他的脸涨的通红通红的,牙齿咬得咯咯响,脸上还流着汗水呢!
        全局性的场面描写之后,抓住“小胖子”的表现这个“点”去体现参赛队员的顽强拼搏精神,是不是立刻让比赛重点突出,人物形象性格鲜明了呢?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交战双方的你来我往,未免还是有些单调。所以,我们还要学习导播们的第三项场景描写招法——
        三、动静结合关注序
        点面都一一登场之,大家一定要保证点和面的一致性。无论是选择有代表性的“点”,还是反映整体情况的“面”,都必须为作文主题服务。整个“面”的同学们很容易观察到,但“面”里各个方面的情况却是各不相同、变化多端的。所以我们就要筛选出最生动、最典型的那些与“面”、与主题相一致的“点”来描写。做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忙中偷闲来点次要人物的点缀、环境描写的烘托和承前启后的过渡,会让场景更加细节丰满、灵动有序。
        这边的拔河比赛正酣,那边原本或拍照或聊天的老师同学们也被吸引过来:孩子们个个当起了“幕后手”,老师们也凭借着嗓门的优势一边做上了呐喊指挥官,一边忙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些曾经也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
        这里老师同学的描写,既是一种侧面描写,也是对场景描写的进一步补充。
        太阳落山了,晚霞布满了天空,把校园染成光亮的橘红色,真是美丽极了。几只机灵的小鸟不知什么时候,竟在赛场上空盘旋起来,一边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也在为这群活泼团结、奋力拼搏的孩子们叫好呢!
        动物、景物入文章,看似无情却有情。借助这样的环境描写,场面立刻有了鲜活的画面,动与静在交替中便产生了美感。
        不过,演员一大难,景物千千万,做好取舍,巧妙排序,才能让场景描写更加富有层次感。写人、写景、写事、写物、写感受相互结合,整个场面有动有静,形象真实而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我们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点面结合,出场有序,这样的镜头流转,才能让场面描写真正跳动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