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色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康宁小学 530225)
七岁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到了学校注册就是学生,在家里就是家庭成员,他(她)的学习与生活呈两点一线,在学校新的学习环境下,一切皆是新鲜的,他们对学习是充满着期待与向往的,课本上的知识固然让他们觉得有责任去学习,但要培养学生以学习为兴趣,以使命感去学习,学而习之,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古今中外在这方面立书箸作、宏篇巨作洋洋洒洒如浩瀚海洋,在下不才也愿意直面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说出我的个人看法,放开学生这个身份符号,他(她)首先是个人,况且是个心智尚未成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未成年人,面对学习的漫长过程和学习难度,难免会产生畏难的心理及逃避的情绪,这跟学生的个人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秉赋等有直接关系,能通过教育唤醒学生内心对学习的兴趣爱好,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是老师最成功的授业方式了,但现实往往让理想很难堪,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等,只要两项中有一项出现会导致学生学习形成很大的障碍,例如有的学生对学习蛮不在乎,理由是家长和他说:“学习有什么用?大学生还一样为我打工”,家长视文化教育如草芥无用,他把自己不好的理念输灌给学生,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又苦又无趣,根本是个应付时间的差事而已,学习自然就马虎了。
2017年我任教六年级毕业班有个男学生较顽皮好动,对骑电车很着迷,在家长会时我们多次强调要求家长们不要给学生骑电动车,言之谆谆,但这个男学生的家长没把老师的提醒当回事,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在这个学生的无理取闹下,把电动车钥鍉给学生,也不陪同教学骑车(心够大的),就让这个学生直接开上公路,而且在学校附近公路上逆行,不到2分钟与对面开电车的一对夫妇迎头相撞,双方电车直接毁坏,学生没啥事,对面夫妻受伤了(女方还是怀孕的),事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通知学生家长过来商量处理方案,学生家长匆匆赶到,他的第一句话就说:“电车坏了呢!”他这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雷倒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家长,面对这样的事故,在他心目中一部电车的份量居然看得比孩子和他人的生命更为重要,真是人丑多作怪直接巅复了我的三观了,这也说明家长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缺乏安全意识,属于精神世界应该一片荒芜的成年人,同样也需要受教育,在对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缺失的,一对不称职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说多恶劣就有多恶劣!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在家里就无形的抵消了,家庭的各种烂事恶性循环无休无止,寒门难出贵子。
意识到这点,还需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共同认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形式,了解掌握家长的教育程度,把老师的理念讲出来,让家长理解和接受老师的理念与老师同步,让家长也意识到孩子在学校读书并不全是都交给了老师,家长也有一份责任和老师一起把学生教导好,共同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课堂上的45分钟,因个人秉赋对学习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异就体现出来了,当然也有老师的执教水平问题,但这不是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如马拉松长跑一样的,学生学习的认真专注和敷衍了事的结果让学生学习成绩拉开了距离,在我看来,虽然以成绩来划分学生不确定是个好的标准,但没有更好的方法出来之前,以分数来划定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家长们也乐于见到分数取人,好的学生一俊蔗百丑,但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每个孩子都是可塑性非常之高的,老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擅长的优点并把它引导出来,需要老师因人施教,不错过任何一个学生,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又不能对学生一对一的在学习、生活、情绪波动等心理影响做到全方面的照顾,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角色分担老师够不到的地方,学生回到家里,他的学习时间是饱满的还是富余的,是开心的还是烦恼的,这需要家长跟学生一起成长和学习,与学生聊聊学习、兴趣爱好、人个才艺等等,只要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心身健康、有利于学习的成长,都无可厚非,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学习。
有的学生成绩是不错,老师和家长都为他骄傲,他本人呢,也为此觉得老子学习班上第一牛皮哄哄的,学校老师和同学都让着他,回到家里父母爷爷奶奶也把他捧上天,百依百顺,学生心里会滋生轻视除成绩之外的任何事,结果成了考试能手,生活低能高分低能倚形儿,平时对成绩自视甚高,但成绩不理想便失落到底一厥不振,甚至以走极端的方式发泄不满,从百度上搜索“学生跳楼”居然有上万条,让人目瞪口呆,侧面也说明了学生心理脆弱和关爱教育的不足,需要从事教育工作者的警惕
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在体制内上班,她很为自己的孩子骄傲,因为这个孩子在初中的考试中都拿到前三的名次,她开口闭口总说自已的孩子怎么怎么厉害,自己也打算向单位休假好去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我一开始还对她的孩子有好感,觉得在一所厉害的学校经常拿到厉害的前三名,那肯定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才俊,家族的希望了,我为朋友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而感到高兴,直到我见到她儿子,这个好印象就在那一刻毁了。
那是我们参加的一个宴会,她带着儿子也参加,儿子坐在那里表情木纳、眼神空洞也不和旁人交流,问他话只是冷漠回应毫无生气,天气有点冷,朋友从包里拿衣服来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他穿衣服,他像个提线木偶伸手让妈妈代他穿衣服,妈妈做这个动作自然流畅,丝毫没有觉得在公众场合是不合时宜的,吃饭时,孩子把盘里的菜逐个翻了个遍,妈妈也不指出这很失礼,不断的夹菜给孩子 ,整个过程这孩子时而象个智障人士,时而象粗鲁的动物一样,不懂照顾自己,不会理解他人的感受。不知文明为何物,除了听到妈妈夸他的成绩厉害之外,这个孩子就是活生生的高分低能的标本呈现在我面前,家长以爱的名义在捧杀孩子而不自知,以孩子成绩好掩盖所有的不足就毫无保留的付出,没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天知道,如果孩子有天受到挫折后他会变成什么样子,朋友的希望之星变成失望、绝望会是什么样子,想到这让我不寒而栗,也让我痛感扭曲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学生跳楼”、“学生弑母”悲惨的事情但愿永远不再发生。
把一个朦懂的小孩子教育培养成头脑聪明,知书达礼的青年才俊这需要花费多少的岁月和心血,好的教育方法能化腐朽为神奇,把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最终成为造福社会的栋梁之才,学校如象牙塔般向学生提供纯粹的人文学识,学生回到家里也成了社会人。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受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他(她)读过的书多(受教育多)日后可选择的选项就多,面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楚事情的本质,知道如何选择对的信息,能分辨出有的人在误导在胡说八道,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那他(她)就是教育的优秀产品了。但有点遗憾的是现实中,我国拥有独立思想的人还是太少,我们在这方面包容的空气和土壤还不够,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姑且不谈。
教书育人从来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社会、家庭教育对孩子同样重要,把学校、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老师主要负责教书育人,家庭配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家长对自己孩子是鼓励多还是批评多,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巨大,家长对孩子的教导为人处世,对侍挫折和失意的情绪处理,与同学团结协助友好共处,都让孩子与在学校的教育相得益彰互相映衫,让孩子发现生活之美、学习之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阳光雨露般给予成长赋能,让孩子未来的人生路走得更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人格健全的国家栋梁之才,师者授道劣子成才,父母望子成龙,双方均受教育所荣耀,最好的结果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