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助力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李绍敏
[导读] 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知识、丰富知识储备的一种基本的和必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李绍敏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林业小学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知识、丰富知识储备的一种基本的和必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仅满足于课堂教材内容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更全面、更完善的角度去面对和处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而课外阅读正是学生与生活接轨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跟上社会变化发展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内涵、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现代教学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核心素养提升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现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善与提升,同时也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提出了要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为课外阅读教学实践工作作出了努力,但是课外阅读的效果依然不太理想。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的积极性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的发展进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散漫,阅读时不能够专心理解,毫无阅读氛围;学生阅读时没有阅读的重心,只是一味地盲目阅读,导致效率极低;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阅读技巧,一味提出阅读要求,导致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了阅读效率的降低。这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效率。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2.1联系实际生活,构建良好阅读环境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心理上重视语文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让学生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书籍来进行阅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兴趣、充满动力。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主动地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相似场景,让学生能够依托生活来感受所读书籍的内在情境,而且还能够通过阅读内容来认识、理解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而能够将课外阅读学习到的知识与道理转化为自己以后面对生活的有效手段与基本原则。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多引导学生去进行生活式的阅读,只有将书籍内的文字转变为自己生活中的事物,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所在。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融人生活中,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的快速成长打下优异的基础。比如说,教师在让学生对描述自然的文章进行阅读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简单明了地感受到作品中描述的场景。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一些自然中的美景,将其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借助教学工具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自然图片。通过让学生来欣赏这些照片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所描述的场景中包含的事物去寻找现实生活中相对应的场景事物,在找到后仔细地观察,感受眼前呈现的具体场景,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自然的活力所在。这样学生就可以具体明了地了解到阅读书籍中描述的自然美在何处。并且能够从阅读中学习到描写自然的优秀手法。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更进一步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在这种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阅读环境下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并且真正地理解所阅读的知识,从而提升自我,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
2.2组织阅读活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因为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并没有带着目的性、针对性,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陷入迷惘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课外阅读教学效率的降低。为了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盲目地去进行阅读,很容易造成学生在阅读时无法真正地理解作品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无法真正得到提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与爱好选择适宜自己的书籍,并且可以跟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在进行阅读时所使用的方法与技巧,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高效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不断地积累言语内容与技巧。
        教师还可以组织与课外阅读教学相关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通过选择一些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帮助的、带有趣味性的书籍,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高效地进行阅读,从而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言语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组织一次“阅读故事会”。教师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先对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理解,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品中的情节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在学生阅读完成后,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向其他学生讲述自己所阅读的作品的具体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互相听故事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发现自己的描述与阅读书籍的描述的不同之处.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好的对比作用,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复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另外,通过这种“阅读故事会”的方式,还可以勾起学生对其他书籍的好奇。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相互推荐阅读内容,从而不断地进行其他内容的阅读,让学生能够持续地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不过教师在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对自身有益的书籍,在阅读活动中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激励,并对学生的表现提出中肯的建议与评价。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该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助力作用,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下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将其内化于心,从而真正的达到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需要利用好课外时间,多开展阅读活动,改善学生不良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艳.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助力核心素养提升[J].魅力中国,2019,(36):212-213.
        [2]丛晖.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助力核心素养提升[J].新智慧,2019,(19):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