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生愉快的学习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尹红
[导读] 小学数学中基础知识的部分大概占据80%,逻辑推理的部分占据20%
        尹红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陆溪镇陆溪中学 湖北咸宁437222)
        摘要:小学数学中基础知识的部分大概占据80%,逻辑推理的部分占据20%。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机械式的方式让学生熟记内容。在进行逻辑推理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从本质上来讲,这两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采用更符合现状的方式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以新课标人教版的课本为例,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快乐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人教版
        引言: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改变现有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快乐教学。快乐教学的本质并不在于让孩子仅仅享受到快乐,而要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或者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形式进入课堂。对于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在理解教学目标中出现偏颇,导致课程安排中主要以“快乐”为主,最终使学生无法顺利进入课堂。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改变教学形式时应该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快乐教学”的本质
        教师在进行快乐教学时,应该注意的要点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仅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本质上来讲,应用快乐教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第一,从小学生本身出发,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对任何事物好奇的阶段,教师如果采用严肃的教学形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反之,如果教师从兴趣出发,让学生提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好奇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效率都会达到很好的效果。第二,从教师的教学形式出发,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从新课标下的教学目的出发,对现有条件进行分析后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模式。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样的形式,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目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的问题。首先,教师的形式要进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授课形式是单一的,即仅仅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进行。这样的教学形式最终会培养出能够理解知识的学生,而不是能够正确应用知识的学生。其次,随着科技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现有的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教师的教学环境再不进行提升,很可能会落后于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时,教学环境的提高也是要点之一。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1.设定情景让学生进入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设定情景的方式去提升学生的兴趣,进行快乐教学。从本质上来讲,应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课堂,主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目的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数学教材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章节为例,该章节在之前的基础运算中加入了同加运算、同减运算、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带括号的复杂运算等内容。比起单一的运算形式,例如12+14、15-12等运算来讲,该章节是复杂,也是容易让学生混淆的。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因为知识点难度增加而产生不良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针对小学生来讲,从兴趣出发提升其学习效率,可以从生活情景入手。例如,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模拟一场学习用品的采购。以热点题目“小明去文具店中买文具,买了一个10块钱的笔记本,一个2块钱的笔,一个1块钱的橡皮,一把5块钱的尺子。最终小明算过大概的文具用品钱以后,给了店员20块钱,问店员应该找小明多少钱”为情景,让学生去模拟情景。在教学正式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把题目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算式进行计算。

最终,教师在一步一步的引导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该章节中易错点的加入,例如“在带括号的算式中要先计算括号中的算式,再按照基本计算原则进行计算”等易错点,教师要反复提及,力求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教学。
        2.利用互联网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接触互联网技术的年龄段已经日益下降。对小学生来讲,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设备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还在于学生对电子设备的兴趣日益浓厚,但是其主要兴趣点还在于网络游戏。如果教师改变学生对电子设备的兴趣点,将其用于学习中,可能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多边形的面积》章节为例,该章节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本图形的把握,以及自身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在该章节教学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以典型题目“一张纸折叠一个小角,可以分为几种基本图形”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折叠一张纸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中的图形拆解模型。利用互联网拆解模型进行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观看折叠的整个过程。再利用触屏的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切割去分辨其中的基本图形。另外,在该章节的学习中,“切割法”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师还可以利用“拼凑法”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同样以上述题目为例,为了计算剩余的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大的基本图形面积减去折叠的小三角形面积的方式去完成题目。关于这一方式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原本的折叠过程进行倒放,让学生去体会“拼凑法”的本质。
        3. 丰富作业形式
        针对小学数学来讲,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大多数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去布置作业。小学生所学知识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会形成潜移默化的效应促使学生牢记知识点、牢记做题方法。但是,这样的方式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最终仅仅学会知识的考试的应用,而非现实应用。因此,针对小学数学作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改变作业的形式。
        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角的度量》章节为例,该章节的目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科学的度量角度。不过,如果仅仅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教学,学生只能学会如何用手中的尺子去度量角度。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该将该章节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该章节的知识内容从现实意义来讲,与生活周围的建筑、家具、包装等都有关系。因此,教师为学生预留作业时,可以采用“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例如,教师对角的度量方法进行讲解后,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角度进行练习。其次,在学生熟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件喜欢的物品进行角度的测量,锻炼其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的课下作业同样可以加入快乐教学的教学安排中,从快乐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采用这样的形式去预留作业主要是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这可以加强了知识与兴趣的联系,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力。
        四、结束语
        快乐教学法的本质既可以从学生本身的兴趣出发,也可以从知识本身的乐趣出发进行教学。但是,不论教师从哪种角度出发,始终不能脱离教学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人才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该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力求教学环境的改变能够迎合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耀宏. 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庄燕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读写算,2020(36):193-194.
        [3]张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0(51):41.
        [4]柳海鹰,李翠萍.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