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杨燕
[导读] 常会听到老师们抱怨:“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不会听讲,讲了多遍的知识,仍然掌握不好……”
        杨燕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深雪堂小学校  
        经常会听到老师们抱怨:“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不会听讲,讲了多遍的知识,仍然掌握不好……”其实,当回到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被抽到发言的同学讲得津津有味,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旁若无人地干无关的事,或让大脑“睡觉”……根本没有“倾听”的习惯。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经验抛砖引玉地谈谈如何通过倾听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首先分析低效的原因:
        1、新课标倡导教学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大胆发表见解、展示自我,促进孩子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造成学生表现欲强,不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为与自己无关;
        2、教师的关注点存在局限。首先,老师们往往过多关注教学预设,极力引导学生答案与教学预设一致,不愿听取不太一样的观点或意见,忽略了对如何听、如何想、何种见解更合理的引导;其次,过多关注精彩发言的同学,忽略了对认真倾听的学生的鼓励或表扬,使得课堂看起来精彩,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走进数学,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没有发展思维。
        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应大力培养学生“善倾听”的习惯,做到说、听、思并重。
        一、培养倾听习惯,创设贴近生活的有趣教学情境。
        在各种交往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例如,六年级学生对负数有感性认识,但对负数的意义理解不透。为帮助学生很好理解这一内容,我设计了同学到银行存款的教学情境,让一部分学生当营业员,记录存取款情况,成功解决了银行营业员“记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班上某位同学身高为-3厘米”,明白正负数都是相对的道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倾听,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
        二、培养倾听习惯,讲究方法。
        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和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专心听、细心思、虚心学、用心选、条理叙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专心听。要求学生在听讲或听同学发表意见时,眼睛关注老师或发言的同学,听清说的每一句话,并能复述出别人的发言内容。经过训练,我发现学生听讲的专注度有了明显提高。
        细心思。在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即便是发言的同学说错了或表达有问题,不随便插嘴,更不取笑,充分尊重发言同学,边听边归纳发言同学的观点,发现问题,不断修正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直到同学发言结束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虚心学。在别的同学提出不同的正确观点或意见时,虚心接受,让自己的思考更全面。
        用心选。关于某个数学问题出现几种不同观点时,不直接下结论,也不盲从,而是有选择性的接受别人意见,找到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条理叙。当请同学复述前面同学的发言时,做到先概括别人发言的主要内容,再对同学的发言做出评价,并阐述自己的观点,生生互评,促进学生有效倾听。
        在解决“一项工程,工程队4天完成了25%,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作”这个问题时,学生出现了很多种做法,我把他们的做法一一展示出来:(1)4÷25%-4;(2)1÷25%×4-4;(3)(1-25%)÷25%-4;(4)1÷(25%÷4)-4;(5)(1-25%)÷(25%÷4):(6)假设这项工程有1000个零件。1000÷(1000×25%÷4)-4……然后,让使用这些方法的同学分别进行理由说明,通过说、听、思的思维碰撞,学生不仅对自己的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学到了别人的思考方法,对他们全面思考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师做倾听的榜样。
        “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老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善于通过倾听,及时了解课堂反馈,抓住课堂生成进行教学,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四、做好调控,让倾听生根发芽。
        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和老师时时刻刻的课堂调控。
        1、手势暗示法。当学生整体专注度不够时,可采用动作停顿、肢体活动停止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暗示学生要认真倾听。
        2、目光提示法。当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采用目光关注,提醒他认真倾听。
        3、语调暗示法。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采用提高语调、降低语调、延长语调、提高语速等方法,暗示学生认真倾听。
        4、站位提醒法。部分学生长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有意识地到这部分同学旁边去讲课,或者讲课时有意识的面向这位同学,提醒这部分学生认真倾听。
        5、接触警示法。当上面的这些方法无效的时候,可走到那些没有认真倾听的学生面前,采用轻轻敲一敲他的桌子、拍拍肩膀、摸摸头等方式,警示他们认真倾听。
        6、榜样表扬法。做好认真倾听同学的表扬和鼓励,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同学向这些同学学习,认真倾听,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