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内江市东兴区新江街道中心学校 641000
摘 要: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会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最终成就的高低。当今社会提倡创新,而想象力是一切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创新的过程就是人通过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学作品是作者思绪的挥洒与漫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笔下文字进行思维加工和创造,在大脑中将文字描述的事或物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具体创造,这种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粗浅探讨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策略分析
引言:想象力是人类智力系统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与人的智力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象力就是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哲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小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积极的帮助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并且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插图辅助、展开对比等方式来实现学生想象力水平的提高,进而为学生智力的发展以及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充分结合课题,帮助学生产生想象
对一篇文章来说其题目往往是对其内容的简要概括,如果学生能够对文章的题目产生一定的了解以及认知,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对课文的题目进行利用并以此来让学生展开想象。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课文时都对其内容较为陌生,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进行联想“同学们,当看到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此一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就得到了拓展,而且在同学间想象力的碰撞下其思维的深度以及广度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也可以实现一定的加强。
二、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对相关字词实现掌握并达到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而为了在朗读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朗读的同时对文章的内容以及蕴含的感情进行体会,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就使得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锻炼。
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带有感情的对文章进行朗读,而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其通过想象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三、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丰富学生的想象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其对抽象的文字往往缺乏一定的兴趣,那么教师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一定的利用并以此来让学生展开想象。而且除了插图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准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实物以及模型,如此一来学生在更加具体的实物的影响下往往会更容易的展开联想。比如,在对《灯光》一文进行教学时可以发现教材中配有一幅插图,在插图中郝副营长在火柴的为微弱亮度下在看其手中书上的插图,其中描述的是一个小孩在灯光下看书的情景。而这个时候教师在对插图内容进行简单的解释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场景展开想象,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先人在战争时代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通过对比与比较,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在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时,除了可以对插图进行一定的利用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来实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且在对比中学生往往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直观的认知,进而就可以有效的对其思维以及智力进行启发。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将小女孩的幻想世界与我们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如此一来学生们就会对小女孩的悲惨处境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在对比中学生也就会更容易的体会到现实生活的幸福,从而使其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五、利用课堂作业,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教师也要实现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锻炼。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教学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以下一个任务:如果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这一过程中遇到了蝴蝶、蜻蜓这些动物,那么他们之间会开展什么样的对话呢?然后让学生对以上场景进行想象。如此一来就可以在课堂外的时间让学生实现了想象力的锻炼,并且也可以更好的让其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巩固。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不能忽略的一项工作。小学生虽然受年龄和认知的限制,思维能力尚未发育成型,但他们的想象并不是没有缘由的空想,这个时期对小学生想象力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对于未来思维能力的健 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达到与作者思想共鸣的境界。与此同时,通过发挥学生想象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保持语文课较高的教学效率,继而更好的起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当然,对小学生的进行想象力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式,进而真正实现小学生想象力的有效培养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静妮.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16):51.
[2]李晓燕.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9(06):184.
[3]王成惠.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