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银
安徽省天长市官桥九年制学校 239353
摘要: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要花费很多的心血,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没有关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很怕学生对课本的了解不深入,苦口婆心地对课文内容实施具体的说明与讲解,用教师的阅读感悟取代学生自己的特殊体验。所以,文章针对怎样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展开了探讨,以加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有效性
一、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就要制定明确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我们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材都是一些优秀的文章,具有综合性和包容性,每篇文章都具有相应的语文知识要点,文章的思想感情,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想把课文的深层含义传递给学生,提升每一个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每一篇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因此,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自身情况,细心钻研教材,从教材中分离出适应学生的知识重点。这样甄选出的教学内容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老师讲、学生听是传统的教育,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尤其是无聊的阅读课,在上阅读课的时候许多学生都会展现出无精打采的状态,所以,语文老师也只能应用强制的方法,强迫学生来学习。但是非常明显,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行的,对于老师的强迫,学生的压力就会愈来愈大,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都只是应付式地完成,严重的也许会造成学生对阅读这门课程感到厌倦。假如老师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非常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非常难以完成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实施阅读学习。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能够使学生轻松地实施阅读,这样就能更快与更有效地吸收阅读的内容。所以,语文老师要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
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向其传授阅读技巧,让学生体会到在阅读课上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对提高语文的成绩有较大帮助。与此同时,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单纯的阅读,还需要在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之上,对所阅读的文章有较深入的了解,使阅读教学实现其应有的意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运用略读法和精读法来对待不同的文章。一些较长篇幅的文章在有限的课堂上无法进行精读细读,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学会利用略读法来阅读,迅速的找出文章的中心部分,以最快的速度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文章所表达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一个初步的把握。而精读法主要是学生在进行了略读之上,将文章中难以理解以及具有较深刻含义的句段找出来,进行精读细读,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涵。
四、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小学生由于阅读习惯差导致阅读效率低。对他们阅读习惯的矫正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在阅读时,教师应明确要求:读书时,要逐字逐句地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写上拼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要查字典理解等。
第二,教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动手做标记或批注的习惯,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圈划,遇到不懂的地方做批注。这样,能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促进他们边读边思考,从而形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五、结合教学内容拓展阅读文本,丰富知识视野
要实现有效阅读并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需要教师根据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优化思维和理解能力的要求,在完成教材中选录的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及自媒体等形式,拓展阅读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语文思维得到不断优化。如,在《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之余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背影》等相关题材的作品,在《草船借箭》阅读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在《景阳冈》一课的阅读教学之余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等,以增进学生对作品主题及创作思想的深入理解,在阅读中优化学生的思维。可见,阅读量的拓展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感知力。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丰富学生阅读资料提供了便捷的渠道,除了传统的书籍、报纸及杂志可供学生阅读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寻找大量适合阅读且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储备、增长见识、丰富情感的信息及作品,这样可大大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并通过大量阅读获得丰富体验。
六、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表格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显得形象直观,能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扫过去课堂的沉闷,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播放“圆明园曾经的辉煌”的课件,学生兴趣勃勃,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还不时地发出“哇”的惊叹声。这时,老师提问:“此时如果你就漫步在园中,你有什么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漫步在园中,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有的说:“漫步在园中,仿佛一个人间天堂如画般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心驰神往。”由此看来,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氛围可以一扫过去课堂的沉闷,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七、抓住时机,深化阅读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现在不少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课后小练笔,那么,如何把这些小练笔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小练笔时,学生的思维常常停留在课文里,写出来的小练笔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对于学生写的小练笔,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同时对他们不足的地方予以补充。然后再让学生动手修改,把它当作作文来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的目的。如《天安门广场》中,由于部分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方位不太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介绍景物方位的小练笔。交上来后,发现个别学生介绍的地方,让人看了不明白,于是我就让他们进行交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方位顺序介绍景物,如《我的小房间》、《我家的客厅》等,学生的兴趣来了,话也多了。说话也有条理了,经过修改,他们的习作都有了很大进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学生在平时的交流中,得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弥补了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不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长远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运用多种有效策略,不断探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便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长此以往,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沙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9,(02)。
[2]陈智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61.
[3]吴雪卿. 探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