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的实现路径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陈晓霞
[导读] 有效合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有效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陈晓霞
        (义乌市北苑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有效合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有效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对有效合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能够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合作;实现路径

        前言:在素质教学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果,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不断的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使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分析,进一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合作学习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形式化现象严重
        目前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对有效合作的认识过于的片面,以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全班学生集中讨论,试图以此营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的更加积极。但在实际教学中,脱离了教学的实际需求,设置了过多的讨论环节,虽然学生貌似参与的十分积极,但这是一种表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讨论的话题于所学内容无关,这就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质量,根本无法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同时,很多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的过难,大部分学生无法很好的理解,而有些问题又太过简单,对学生思维的发展缺少实质性的价值。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开展有效合作的前提[1]。只有通过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乐趣,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是被动的,缺少自主思考的空间,无法真正的广开思路、畅所欲言,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非常被动的,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无法分享学习思路,思维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的实践路径
(一)营造合作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开展有效合作,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是基础[2]。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开展有效合作的关键原因。开展有效合作需要以合作氛围作为依托,而合作氛围的营造是建立在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上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注重个性化发展,目标明确有计划的组织具有多元化的有效合作活动,比如,朗读竞赛和游戏比赛活动等,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利用有效问题,营造出具有探究意义的合作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创设情境来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和有效问题来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说:“同学们们爱不爱旅游啊?”学生一口同声的回答:“爱”,师:“哪大家能不能说一说,都去过那些地方呢?”生答:“北京、大连”等,马上就有了活跃的氛围,接着,师问:“那同学们你们去没去过草原呢?”这次回答去过的学生非常少,此时,就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把“草原”的美丽风景和美食展示给学生,学生立刻就被美景吸引,产生了探究文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为学生们讲解文章,并让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讨论有关草原的美景和美食,在这样活跃的氛围中,有效合作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教材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3]。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出文章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元素,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语文教材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中的文章是由专家组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精选出来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有效合作前,要对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找出最适合开展有效合作的问题并精心的加以设计,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实现有效合作学习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思考文章描述的是作者成长经历中的哪个阶段,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找出父母表扬与批评的句子。明确目标之后还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以此来保证小组成员都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考和解疑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充分的体会到父母的爱,并由此产生了情感共鸣。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合作学习,使教学课堂焕发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小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的实现路径[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121.
        [2]张林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31.
        [3]胡馨元.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探究模式的有效开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