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小学 01005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视频成为了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且在教师的合理运用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识字,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微视频的信息技术优势,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微视频教学模式,使之充分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丰富语文课堂内容的同时,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通过学习帮助他们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广泛应用微视频的信息技术优势,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力,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知识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学习难题。微视频利用它内容精彩,方式快捷而精悍的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夯实了小学生语文学科的识字,阅读,口语和写作等语文基础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能力,同时高效完成语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应用微视频加深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语文和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是生活点点滴滴的书面表达方式,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和感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也常看到语文知识的影子,用体验生活的方式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低,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语文学习仅靠教师的口头传授和讲述,根本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如果只用通俗直白的语言进行知识讲授,就不能准确表达文章的意境,而用经过修辞雕饰的语言表达,又会使语文知识艰涩难懂,增加小学生理解的难度,这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微视频的应运而生完美的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直观真实的画面给小学生带来感官冲击的同时,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通过微视频和文章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
例如,在学习《春夏秋冬》这一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发芽的杨柳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的身姿,夏雨浇灌下绿油油的庄稼,秋霜给树木花草蒙上了一层单薄的白衣,以及冬雪妆点下素白洁净的大地等微视频景象,还有在四季中生长活跃的青草,红花,游鱼和飞鸟。用直观的视频图片的方式加深一年级学生对四季更替的深刻印象,使他们获得感知季节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区分和了解四季发生的现象和气候特点。教师利用微视频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在帮助他们掌握和了解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
二、运用微视频辅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语文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积累词句,并理解词句的意思,为以后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辨析词组和语句,并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语句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初步接触相关的知识,他们更容易接受思维和形象比较直观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白枯燥的讲解方式,不仅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使他们感受到汉字和语言的美感,很难使语文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视频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辨析、使用词句的能力。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形近字的区别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视频,放大形近字的细节差异,用微视频的形式把词句运用的不同场景清晰的呈现出来,具体形象的讲解词句适合运用的场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对形近字清晰明确的区分和识别能力,帮助他们牢固掌握不同的形近汉字,明白它们的细微区别,理解他们的代表的不同含义。
例如,对粱和梁的区别教学中,教师可以利于微视频展示作为粮食的高粱从播种到收割,再到各种加工作坊,用于酿酒和制造各种食品的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高粱的粱字下边是米,是一个粮食。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视频播放成语黄粱一梦的动画视频,帮学生更深的了解如果跟粮食有关的粱字下边都是米。然后教师用微视频的方式展示我国著名的几座大桥,和古老建筑中木房梁的视频图片,让学生理解桥梁和房梁的梁字下面是木。通过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形象的为学生讲解各种形近字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在遣词造句时正确运用形近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并通过充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通过理解词组进一步理解文章语句的意境,理解和掌握语法的运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微视频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作文是令许多学生发怵的语文学习内容,造成学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年龄小,社会和生活经营极度欠缺,导致写作素材匮乏。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学习难题,小学语文教师就充分利用微视频的形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帮助他们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并教给他们如何巧妙的运用素材,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充分解决困扰学生的写作难题。
例如,在学到《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的排比的写作方式展示课文中的写作风格和文章内容,结合充满韵味的阅读,利用微视频示范讲解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要素的结构及写作技巧,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微视频的示例模仿形成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培养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捕捉生活细节中的素材的能力。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我多想……’’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和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应用微视频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教育
课堂内容的延伸是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课堂的延伸教学,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在活跃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常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学生只能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欣赏和感受语文学习氛围,感悟文章蕴含的意境和奥妙。微视频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推广应用,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鸿沟,让学生一览无余的欣赏和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环境中世界的风土和人文,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例如,在学到《端午粽》这一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延伸教学,给学生播放端午粽子的传说和由来。让学生在延伸教学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微视频的辅助教学应用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延伸,使语文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形象逼真,即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又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使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可谓是一举多得。
结束语
教育需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和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教育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应用微视频辅助教学模式,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画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积累大量好词好句,使之能够通过优美的语言享受文字的奥妙,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完美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苟雅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19-120.
[2]郭惠霞.微视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1.
[3]瞿红.微视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电教,2020(0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