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杨云
[导读] 课后习题是立足于每一课语文教材内容所设计的相应题目
        杨云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小学     325804
        摘要:课后习题是立足于每一课语文教材内容所设计的相应题目,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课后习题之后,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及时的巩固和掌握。因此,课后习题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也应该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完成了相应的教材内容,教学之后也要注重课后习题的落实。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后习题,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运用的方式探究,希望以语文课后习题来落实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培养。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后习题
        统编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后习题,相较于以往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一个版本的教材当中,课后习题的内容更加强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题目设计方面也更加具备创新性、开放性,更加强调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的课后习题,探究课后习题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如何让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当中的课后习题,真正发挥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优势这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探究。

一、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情况分析

(一)部分教师对课后习题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课后习题能否发挥实质性作用、是否对课后习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是否真正将课后习题的讲解落实到位,具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完成了相应的教材内容教学之后,总是会让学生直接投入到练习册的训练当中,对于课后习题的强调则非常草率。这很容易使得课后习题难以发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质性作用。因此教师要想落实课后习题的教学,真正让课后习题发挥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在后续的工作当中,对课后习题的教育重视程度提升。[1]

(二)部分教师的课后习题教学方式选择不当
     
        在教师完成了相应教学内容之后,有一部分教师对课后习题内容会进行适当的强调,比如与学生一起,将课后习题进行逐一的解答。还有的教师会让学生先完成课后习题,最后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课后习题的答案。有的语文教师,会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当中,结合课后习题,一边预习一边完成课后习题。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不同语文教师进行课后习题教学的方法,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后习题答案的校对。很显然,如果我们把课后习题教学的工作重心放在对答案上,那么我们是不能发挥课后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语文要素的作用的。

(三)教师对待课后习题教学的延伸性不强
    
        我们在进行课后习题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总是局限在课本上所设置的题目方面,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后习题教学当中,仍然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进行教学。就比如说有的教师对于课本上设置了几个问题,那么教师就引导学生去完成哪几个问题的探究,这样就结束了课后习题的教学。这样的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进行迁移,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局限性较强。在后续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对待课后习题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其延伸性,增强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我们才能够真正落实语文要素。


二、如何落实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的课后习题

(一)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避免为了教学而教学
    
        在前面分析到的语文教师进行课后习题教学的几种主要方式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教师在进行课后习题教学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后习题答案的校对,这并不利于语文要素的落实。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后习题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学会紧扣课后习题,然后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规避为了教学而教学。例如《北京的春节》这一篇课文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课后习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北京的春节?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比较简略,并谈一谈这样写的好处。”这个题目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文章内容梳理的能力,考验学生在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能不能迅速抓住全文划分的依据,能不能区分文章当中的详写和略写。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一课课后习题运用到学生的预习过程当中。让学生首先浏览这个课后习题,然后再进入到这篇课文的预习当中,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去对这一篇课文的结构进行深度思考,并对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段落划分。[2]同时,也对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分别进行标注。这样学生在这一个课后习题的训练当中,才真正做到了进行实践训练。所以说语文教师一定不能不管课后习题编定的主要意图,不能总是先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然后再让学生去完成课后习题。而要尝试去了解课后习题编定的意图,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进行不同课后习题的教学。
(二)注重增强课后习题教学的延伸性
    
        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对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课文内的各种阅读篇目与学生在未来考试当中所遇到的阅读篇目,事实上是有非常多共通之处的。比如答题技巧、赏析方式,以及内涵挖掘方法等等。因此教师还必须注意到,我们对课后习题进行教学,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篇课文上的阅读内容,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解决这些课后习题的能力,迁移到不同的语文阅读能力训练当中。所以,我们更加要注重增强课后习题教学的延伸性。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部编版教材当中有这样这一篇古诗《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这篇古诗当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的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在你读过的这些诗词当中,还有哪些是类似的?请与同学进行交流。”这个课后习题显然就具有非常强的延伸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列举一些相同的案例,可以适当的去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所列举的案例,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如何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3]总之,我们在强调课后习题延伸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素养的提高,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去经历各种各样的延伸知识学习,在反复的实践训练当中,逐渐落实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课后习题对于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落实语文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注重紧扣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为中心去进行课后习题的延伸教学,注重规避为了完成课后习题而进行教学。在课后习题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耀.“入格”与“出格”一 关于课后练习的随想[J].小学语文教学,2008(9):61-62.
        [2]吕茜琳.充分发挥“课后练习”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学习语文小学新大纲新教材的体会[J].云 南教育,2001(9):15-16.
        [3]温 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